第55章 李儒奏报五斗米道,乃是良善之辈?(2/2)
看着刘宏远去的车驾,杨赐暗自思忖到:“这可能是老臣能为陛下办的最后一件事了,只要粮食充足,陛下的就可以放心的大展宏图了。”
“来打造继世祖后的第三次大兴盛世。”
这是一位忠良清廉的老臣最后的愿望,很可惜他没能亲眼看到,他所期待的盛世!
刘宏回到长安后,刚到未央宫,就收到了李儒从蜀郡送来的密信。
当王越拿来密信的时候,刘宏快速接了过来,打开查看。
只见信中写道:“臣李儒起奏陛下,经臣多方查验后,发现益州多郡大量逃亡农民依附五斗米道,形成与当地政府并存的“自治政权”,但其主流教义仍然为教化民众向好,只是当地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繁重,百姓大多被迫依附,现如今依附于五斗米道已经成为一些百姓的唯一活路。”
“益州刺史刘虞,曾经下令减轻赋税徭役,但收获甚微,多数地方官府和豪强表面遵从政令,而背后依旧不变。”
“臣以为与其处理五斗米道,不如利用五斗米道转身对抗豪强,从而分化五斗米道为地方政府在民间的力量,只保留教化民众的教义即可。”
刘宏看着李儒的奏报,不由的微微皱眉,边思考边合上奏报,在未央宫内来回走动。
他觉得李儒说的是一种方法,现在取缔五斗米道,这些逃亡农民的生存会直接落在地方政府身上。
但地方政府又与当地豪强纠缠不清,最后逼的这些流民走投无路,便会暴动。
想必李儒是看到了这一层,才没有动手,反而是先向长安奏报。
刘虞在益州虽然是治理有些成效,但仁厚的刘虞拿这些豪强大族也没有什么办法。
想到这里,刘宏停下脚步,对着身旁的士兵命令道:“传贾诩。”
听到刘宏命令的士兵,便急匆匆前去传令。
不一会,贾诩就来到了未央宫。
刘宏看到贾诩的到来,便将手中李儒的奏报,递给了贾诩,缓缓开口道:“文和你看看吧,这是文优在蜀郡发来的奏报。”
贾诩接过刘宏递给他李儒的奏报,就查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合上奏报,面露凝重开口道:“文优建议可行,这五斗米道要是在定计取消,恐会立刻引起流民暴动,现如今益州最大的问题是土地兼并,和当地豪强的势力影响。”
“这两样是解决益州问题的头号目标。”
“这个五斗米道倒是可以往后放一放。”
刘宏点了点头,认可了贾诩的言论,他觉得也是这么回事。
本以为五斗米道的发展跟太平道一样,但是实际上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五斗米道现在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后张鲁与地方官员合作,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采取割据统治方式,使百姓在乱世中有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不直接针对朝廷。
而张角提出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口号,是企图通过黄巾起义推翻汉朝统治,建立理想中的“黄天”世界,其政治诉求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对抗性。
既然是这样,刘宏也没有一定灭掉五斗米道的理由,起码现在来看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