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汉末权谋 > 第55章 李儒奏报五斗米道,乃是良善之辈?

第55章 李儒奏报五斗米道,乃是良善之辈?(1/2)

目录

当刘宏祭祀完毕后,已经是几日后了。

也进入了182年的秋收时间。

刘宏的车驾从长陵返回长安的途中,周围农田中已经有不少百姓开始在秋收了。

看到这种情况,刘宏命令停下了车驾。

自行下车,走向了田间,周围百姓见到刘宏的车队,均是慌忙的跪拜。

刘宏也是向这群百姓示意免礼起身,随后走进田地中查看起了收成。

弯下腰,摘下成熟的禾苗,放进口中,咬了一下,便将剩下的禾苗递给了贾诩:“文和,你看看这收成吧。”

贾诩查看后,并望向大片的田地,回应道:“陛下,这片土地收成不算很好,颗粒较小,并非常干燥。”

就在贾诩话落,杨赐也走了过来,躬身行礼道:“陛下,臣刚才在路上,也一直注意收成情况,像这片田地的情况,从长陵到这里,均是如此。”

在杨赐禀告完后,刘宏向田中走了几步,薅出几株禾苗,露出禾苗此地已经非常干旱了,不光粮食干燥,就连禾苗的根部也是异常干燥。”

听到刘宏的召唤,杨赐和贾诩,急匆匆的前往刘宏处,均是低下头查看起来。

看到这情况,刘宏眉头微微皱,现在关中的水利还需要继续修缮,如果不修缮,那么下一步便是更低的产粮,甚至颗粒无收。

早在刘宏来到长安后,就意识到了粮食产粮会很低,所以扩兵,到现在这个数量已经是关中能供养的极限了。

这时杨赐查看完后,便走了过来,开口道:“陛下,臣建议继续修缮水利,并且以百姓的田产优先。”

刘宏听到杨赐的建议,扔下手中的禾苗,回过头来,询问道:“杨卿此话何意?”

刘宏没想好原因,但贾诩想到了,上前一步,拱手道:“百姓数量众多,而且家无余资,自然是先照顾好百姓,而豪强大族,家里殷实,少收一点,对他们影响不大,依旧可以锦衣玉食。”

贾诩还想到了另一层含义,就是目前是以人头交税,百姓地少,人口数量多,收成好,自然是交税也多,豪强大族,人口没有百姓多,地的数量却是百姓的几十倍,这样支出和收入严重不划算。

刘宏听到贾诩的解惑也是点点头,他明白了杨赐这样安排无论从安民还是从税收上都对朝廷有利,但依旧皱眉道:“杨卿所言极是,就恐怕地方豪强心中不愿,从而阻挠修缮水利。”

前些日子已经修了部分水利,但刘宏发现他的法子是有效,但那些出钱的人,都要求修缮有利于自己田地的水渠。

这导致了修了水渠,只有利于豪强自身,虽然由朝廷出资,从主渠为百姓修支流来灌溉,但由于时效性,豪强通常先掐断支流,保障充足的水量,灌溉自己的田地。

自己灌溉完后,再放开支流,这样百姓只能用到一部分支流,效果大打折扣。

杨赐听到刘宏的担忧,躬身一拜,请命道:“臣愿意亲自监督此事,确保水利修缮。”

“好!好!杨卿不愧为大汉的支柱,此事朕就全权委托给杨卿了。”刘宏赞赏的说道。

刘宏知道杨赐在关西的威望,肯定不是杨彪能比的,办理此事肯定是事半功倍。

冷静下来后,刘宏见到杨赐苍老面庞和满头白发,却还有一股为大汉百姓谋福利的韧劲,心里不由的钦佩。

杨赐被委任后,便留在了此地,并没有随刘宏返回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