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成七零女知青 > 19.20.21

19.20.21(2/2)

目录

只要刘霞不把这事情说出去,反正在陆三山面前陆建军已经认了这件事,订婚后家里人也会都知道这是他陆建军的问题。

就是他娘不高兴,也只能冲着他来,不会冲着苏敏来的。

听了陆建军的说法,苏敏没有松了一口气的想法,反而忍不住想要叹气。

像她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知青的时候,就是沈月想着法子坑她,坏她的名声,她也不是很在意。

因为苏敏心里很清楚,虽然五大队六大队的老乡们人很好,但她是不可能留在这石河子公社的。

沈月说的那些话让大队里的人不敢娶她,这正合了苏敏的心意。

就是他们在背后说苏敏可怜,说她是不下蛋的母鸡,苏敏也无所谓。

可是现在不一样,她不怕人在背后议论她,想怎么议论就怎么议论呗。

可她不愿意这些人在背后议论陆建军。

就算陆建军本人其实也不在意这些,但苏敏还是不想因为自己而让陆建军受到这些莫须有的猜疑。

陆建军见苏敏紧紧皱着眉头,心知按她的性格肯定是烦这些烦的不得了。

东家长西家短的事苏敏最不喜欢听了,让她八卦更是不可能。

同理,成为别人八卦的对象也难免心烦。

陆建军点了一下苏敏的额头,笑着说她:“你这是愁什么啊?这么点小事不至于这么发愁吧。”

苏敏抿着唇,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其实咱们两个搞对象的事本来在村里传的就很不好听。今儿刘霞劝我,她说了那么多,但还有更多的话她没说出来。她怕说了我不高兴,今儿是我订婚的日子,这种喜庆的时候她也不愿意扫我的兴。”

说着苏敏看着陆建军:“咱们两个处对象是在我救了三个孩子以后,当然,我们都很清楚感情这事和救命之恩是没关系的。”

陆建军握住苏敏的手:“这是当然的,要是我不喜欢你,你救了我弟弟和我两个侄子,我是很感激你,我可以答应你很多要求,哪怕是我二十年的工资自己一分不要全给你,但绝对不会娶你。说句自私的话,娶老婆那是要过一辈子的。我再疼三个孩子,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作为亲人,我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做出补偿,但也仅此而已了。”

苏敏挺能理解陆建军的想法,人先要为自己负责。

只是这个时候用婚姻报恩这种事也不算少见,她抱着陆建军的手臂,嘟囔道:“就算事实是这样,可在村子里人看来你也是救命之恩以身相许了。在村里人,不说外姓,就是你们老陆家,也有不少人是觉得我恨嫁,所以道德绑架,赖上你陆建军的吧。更有的人觉得我城府深,通过救人一事,先拒绝了你家的提亲,获得了进县城工作的机会,还被县里,市里,省里的领导都表扬了。同时得到了你们家感谢我的那一笔巨款。等我得到了县里的工作,钱也到手了,又缠上了你陆建军。就是我去拍电影,不少人也觉得我还是受了见义勇为的利。我听说好多人都后悔不是自己遇上这事儿呢,要是换成他们救了建设和大毛二毛,说不准现在有钱有工作的就是他们了。”

陆建军说:“那些人都是嫉妒你,说些酸话罢了。要是真放他们跟前,他们不一定有勇气去救建设他们。他们不识货,不知道苏知青是多好的姑娘,明明是我高攀不上,要不是我表白那天死皮赖脸的和苏知青要了一个名分,说不准我现在还在苦苦追求苏知青呢。”

“就贫吧。”苏敏又说:“就是有这种流言,刘霞才劝我早早的嫁给你。要不然肯定会有人说是你在同我结婚这件事上不情不愿,就算没有办法订了婚,也要拖一拖,不愿意早些扯证呢。”

陆建军感叹着说:“唉,他们一定想不到我是多想早点和你结婚。还都以为我是负心汉呢。”

苏敏突然开口:“我不想让你被人说是负心汉。”

陆建军握着苏敏的手,苏敏的手很好看,纤细又修长,在她每天不差钱的拿蛤蜊油抹手后,原来有些粗糙的地方也养回来了,握在手里细腻可爱。

虽然还有着这几年下地上工磨出来的茧子,但比起一年前已经好很多了。

陆建军把苏敏的手放自己手心,说:“我也不愿意你被人说是挟恩图报,心机深重的姑娘啊。只是嘴长在别人身上,我们不需要因为别人的议论而给自己平添苦恼。”

苏敏蹭陆建军身侧,依偎着他。

“陆建军,你有没有觉得我挺无理取闹的啊。明明已经答应了和你结婚,还非要挑一个日子。”

“无理取闹那是没有,在我们谈恋爱的时候你已经说了不想太年轻结婚。后来愿意早一些嫁给我我只有高兴的份儿。只是我的确想不明白你为什么非得满二十周岁。这个日子是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苏敏耸肩:“不能说特别的意义吧。也可能是我矫情吧。”

“这算什么矫情啊,既然是结婚,我还是想让你高高兴兴的嫁给我。与其我逼着你不开心的结婚,那不如按着你的心意来。说实话,明年结婚也有好处啊,趁着这一年,我多挣些钱,到时候结婚我也能让你过上更好些的日子。”

陆建军一直是个很体贴的人啊,苏敏忍不住在心里反思,相比于陆建军这个好的不得了的男盆友,自己这个女朋友是不是做的不够称职啊。

快到了晌午,因着亲戚多,坐了有三桌。

这还是只来了陆建军的三个叔爷,五个亲叔叔伯伯,三个舅舅,以及陆建军一家和帮忙做饭的几个亲戚。

两桌在陆三山和苗翠花住的正屋里,另一桌摆在陆建军和陆建民那个屋。

除了苗翠花以外的女人们都在小屋那桌。

陆建民作为陆建军未成婚的弟弟也在那一桌。

苏敏知道陆建军家人多,亲戚要是数下来估计得有大几十号人。

她当知青的时候和村里的人来往也不多,所以对陆家人只认识几个。

现在陆建军领着她坐在主桌上,两桌子连着陆建军和苏敏一共坐了十五个人,苏敏只认识自己未来的公公婆婆和刘霞的公公,其他全不认识。

开饭前陆建军先和苏敏介绍自家的亲戚,他们这桌有七人:“这是我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这是我爹,我娘。”

苏敏乖乖跟着问好。

她晓得这就是陆家现在辈分最高的几位了,陆建军的爷爷是老大,已经过世了,这三个叔爷爷就是陆建军爷爷的兄弟。

其中二爷爷和陆建军爷爷是亲兄弟,余下的是堂兄弟。

对陆三山几个兄弟来说,陆二爷爷是他们的亲叔叔,其他几个虽然是堂叔,可当时日子不好过,只有一家人拧成一股绳才能活下来。

这些叔叔还在困难年月护着他们这些侄子平安长大的。

这情分自然是不一样的。

就和陆建军陆大毛陆二毛的关系差不多了。

陆建军大哥二哥当兵不在家,在某些方面陆建军和陆建民也是和两个小孩的父亲差不多了。

要是搁在苏敏那个年代,各家过各家的日子,不说堂爷爷,就是亲叔伯,情分都未必有这个年代的浓。

何况很多都是独生女子女,就像苏敏,她爷奶只有她爹一个孩子,她姥姥姥爷也只有她娘一个孩子,苏敏别说亲兄弟姐妹了,就是堂的表的都没有。

陆建军又到了另一桌:“这是我大伯,二伯,四叔,五叔,六叔,大舅,二舅,三舅。”

这些就是陆建军的亲叔叔,亲舅舅了。

苏敏也不知道是陆建军爷爷只生了六个儿子,还是生了女儿但女儿没养住。

反正听陆建军说他其他叔爷家都有姑姑,只他们家全是叔叔伯伯。

不过这些叔叔伯伯家倒是都有闺女。

这几位和陆建军的血缘关系很近,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家以后逢年过节都是要去拜访探望的。

要是这些人家遇上了什么难事儿,求到跟前来了,陆建军也得想着法子帮帮忙。

苏敏想着都有些头大,这亲戚未免也太多了。

以前都是嘴里说说陆建军亲戚不少,但苏敏没有算过究竟有多少,今儿一见,她都有些晕头。

还好陆建军的爹陆三山可以说是他们那一辈里说话顶有分量的了。

除了陆建军五爷爷家的两个堂叔外,就数陆三山有本事了。

在这个年代,把自己儿子们都教育好,安顿好,让他们都有了好工作,好前途,这就是了不得的本事。

在村里的陆家人中,除了三个辈分大的叔爷爷,其他陆家人都不敢欺负到陆三山这一房。

就是以后他们有求于陆建军,有陆队长在前头,其他人也不好直接仗着辈分要求陆建军做事帮忙。

苏敏倒是不怕亲戚多,就是怕亲戚极品。

不过有明事理的陆三山和更极品的苗翠花在,其他人也不好摆长辈架子。

相互介绍认识了,现在还没有摆饭,陆建军的二爷爷就发话了:“建军小子,今儿是你和苏知青订婚的日子。苏知青来咱们大队好几年了,她是什么人咱们也都清楚,再好不过的闺女了。吃苦耐劳,是个好娃子。而且她对你们三房可是有着大恩,建军啊,以后一起过日子可千万不能做对不起苏知青的事儿。”

陆建军忙忙点头,说他一定会对苏敏好的。

二爷爷又说:“建军,你们这一辈里你是,就是希望你和苏知青可以和和美美的。只是建军,我刚才问你爹你什么时候成婚,你爹说你打算明年秋收完才办宴,是不是真的?”

其他的亲戚们听了也都看向陆三山和陆建军:“不是说今年春耕前么,怎么又成了明年秋收完?建军你这可是太胡闹了!”

苏敏见这么多人都在指责陆建军,心里有些急。

这时陆建军点点头:“是的,二爷爷,我和苏知青处对象处了几个月,觉得我们很合适,就想着先订婚。至于办宴席,我是想等明年我转正了,成了正式的货车司机再说。”

二爷爷皱眉:“这结婚和你转正不转正有什么关系?苏知青都和你订婚了,可见是真心实意想嫁给你的,你还这样拖着,太对不起苏知青了吧?”

陆建军解释说:“二爷爷,你也知道我们家其实已经分家了。”

这件事二爷爷自然知道,当时陆家陆向红惹了那么大的祸事,要不是苏知青在,陆三山这个家直接就散了。

陆三山老两口没了小儿子,帮着大儿子二儿子照顾的两个孙子也没了。

这全是因为他们没较好闺女,把闺女惯的脑子里全是浆糊。

陆三山和苗翠花以后还有什么脸面活着。

老大老二家的独子没了,说不准会气的直接要了陆向红的命。

以前陆家在老大结婚后也说分家,但那只是让儿子搬出去自己住,户口上还是一家人。

老两口这些年的积蓄啊,房产啊也都没分。

陆向红这事一出,这回的分家就是完完全全的分家,各家的户口都分开了。

如今陆三山和苗翠花的户口本上只有陆向红和陆建设了。

就连陆建军和陆建民这两个没结婚的陆三山都让他们自立户口了。

至于家里的积蓄,陆三山也干脆的一分为七,五个儿子各一份,他和苗翠花一人一份。

家里的老房子是留给小儿子的。

以前儿子们给家里寄钱是按着工资的比例寄,分家后也改成每个儿子一个月五块。

虽然说陆三山四个儿子每个月五块都有二十了,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但要知道以前四个儿子给爹娘钱是直接按着工资走的,就是陆建国陆建党两个人加起来给的都有三四十了。

何况陆三山还把之前的积蓄全分出去,他手里只有七分之一了。

陆三山为了安抚两个儿媳,为了整个家的和睦,也是下了大手笔。

二爷爷不满的说:“建军小子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们家分家了,所以我们这些老头子连你结婚也不能管一管了?”

陆建军忙说:“当然不是了二爷爷,只是你也知道,我爹把他攒了一辈子的钱都分了。这分家的时候我和建民建设虽然都没结婚,可要结婚的时候也不能再让我爹出钱了。”

二爷爷点头:“这是自然,钱都分你们手里了,再让你爹出就不讲究了。可建军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你把你爹分你的钱都瞎花了?”

二爷爷看着陆建军,大有陆建军要是真点头说分家那钱他花光了,他就直接收拾陆建军一顿。

要知道,那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在陆建国当兵之前,陆三山养着好几个孩子,还都供着他们念了书。

那几年日子本来也不好过,所以也没攒下什么钱。

可从老大去当了兵,接着老二老三老四都有了工作,这陆家的日子就宽裕了。

尤其在老四也有了工作后,每个月陆三山光是儿子们孝顺的就有三四十。

他还是大队长,他和苗翠花两口子也能挣钱。

而花销只有陆向红和陆建设这两个孩子。

二爷爷可是知道,陆家分家的时候可是有一千六百多。

这钱分到陆建军手里的也有两百多。

要是陆建军把这两百多都祸祸了,那二爷爷可真是要教训他一下了。

何况二爷爷做为陆三山的亲二叔,也知道陆三山家的规矩,陆建军从上班开始只要交家里两成的工资,余下都在他手里。

他上了快五年的班,他一个没成家的后生,吃住单位全管,就是一个月攒十块钱,手里也该有五百来块钱了。

加上分家的两百,七百多足够陆建军盖个大房子娶媳妇用了。

陆建军赶忙说:“二爷爷,你也知道,我现在在县里头上班,苏知青也在县里头代课。我们要是成家,那总得有个住的地方。我原想着和我大哥二哥似的就在家跟前也盖两间房,垒个小院子。但是又想着这房盖下我们也没什么机会住啊。你们想,我们一年到头上班,花钱盖了房子空放着又太不划算了。我就想着能不能在县里头弄个住处。”

“建军你的意思是你把分家的钱在县里头买房了?”

“本来是这么打算的,二爷爷,你也知道,我才换了新单位,不在钢铁厂而是去开货车了,现在还是学徒工。”

关于陆建军换工作这件事家里的老一辈倒是挺支持,这个年代最吃香的就是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

陆建军现在干的就是方向盘。

要不是和陆建军换工作那老货车师傅因为他常年不在家,儿子被老婆教养的离不开娘,他老婆也不愿意儿子出远门,陆建军也未必能有这个当货车司机的机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