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11(1/2)
或许俞净庭送过去的那一包限量签名礼物给罗一手增加了动力,不久后,调查报告新鲜出炉,罗一手不忘邀功,“里面有不少信息我都还没来得及看呢!”
“这次的酬劳好说。”俞净庭感受到了这牛皮纸袋的重量。
回到家后,俞净庭打开纸袋,取出文件。
江连城在俞净庭最为受难的两年基本都在国外。这个俞净庭知道。以前通信没有现在发达,原本霍沉川想找江连城为俞净庭说情,经纪公司的回复是他人在国外散心,不好联系。
那时候俞净庭想,或者江连城根本不打算原谅他,所以躲去了国外。他告诉自己,要记住眼下受的每一点教训,往后不再干蠢事。他一定要熬下来,坚持住,将来有机会当面跟江连城道歉时,也得有个人样,体体面面。
俞净庭往下看。
在被圈里人认为当“闲云野鹤”的这些年间,江连城在国外进修了心理学课程,又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表演专业的学位。不是冠以“荣誉”称号的那种,文件附上了学校网站放出的答辩通过公告。
这之外,江连城还参加了很多活动,例如马拉松比赛、爬山俱乐部、编程兴趣小组,还拿到了直升机驾照。
他满世界跑,深度拓展人生,活脱脱一个“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榜样。
江连城的生活如此充实,又怎么会有时间忆起过往意难平然后来为难自己呢?说他想报复,现在看来可能性不是很大。看到这里,俞净庭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情绪开始波动了——他不是江连城的对手;虽然自己的人生也很充实:他拥有自己的公司,也挤时间读了一个工商管理硕士,但对比江连城,简直小巫见大巫。
关于与他比较这一点,以前徐姐就说过,“你有什么好较劲的呢?我们的媒体嘴巴一向毒,但还是把你们并称‘双王’,就意味着你拥有江连城没有的特质,各有所长,扬长避短就好,为什么老是揪着自己短的地方跟对方的长比?这么累,图什么呀?”
是呀,图什么呢?他和江连城各具特色,记者、影评人、粉丝都用无数笔墨写过这点了,为什么自己还要跟他比?
可不比的话心总有不甘,有一股憋屈的情绪,好像会随时被对方看不起、不放在眼里,认为他好打发、不过如此——总之就是难受。
俞净庭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能云淡风轻一点,现在看了资料又难受起来。
他如此想着,翻到下一页。
这一页开始,就是相册。江连城担任电影学院的客座讲师,还是其中一个表演社团的顾问。照片拍摄的时间为最近一年,内容大多是江连城和学生待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