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2)
梅长苏见到匆匆退避的侍从,顿时心里一惊,心道难不成外面传得萧景琰不热衷于房//事都是假的……这人不过同自己见过两次面,连姓氏名谁都不知,就要这样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给标记了?
……说来也是,当年是林殊之时,对于萧景琰某方面的用不完的精力,有着切身体会,自己怎么也能够跟螺市街上的无知妇孺一般也相信那些风言风语?
梅长苏只觉得脚步逼近,一股乾元之气压得自己喘不过气……
*
紧接着,那脚步声款款而至,朝他踱步而来,在他身边停驻下便一动不动了,梅长苏屏住了呼吸,浑厚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你是谁?到底是谁派你来的?”自登基以来,无论是虎视眈眈的外敌又或者魑魅魍魉的内//奸,送来的细作数不胜数,温//柔//乡、美人计并不难攻破,可面对眼前这位萧景琰就不是那么确定了,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以惹得自己浑身欲//火,不由自己。萧景琰刚刚趁着众人退下之际,吞了枚抑乾丸强行用药物压制了内心狂//躁而出的欲///望,才敢靠近这位来历不明之人。他刚刚同医丞询问,知道这人虽然身体较一般坤泽弱,但并不是不能言语,既然如此,那一味地出现在自己面前引起自己注意究竟有何目的。
梅长苏本还想着若是这人突然扑上来欲行不//轨之事,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应对,而现下听到这句话,顿时豁然开朗,这分明是将自己当成谁派来的细作了。也是,“弯”如萧景琰,怎么会突然标记一个只有过两面之缘的坤泽。
梅长苏不由得内心自嘲一笑,继而垂目说道,“草民苏哲,一介布衣,皇帝陛下不认识,也是自然。”
“能只身一人进到这皇家马场之中,又可在七夕之晚解开那‘玉簪红罗并蒂团’的谜题,岂会是寻常布衣?想来是朕在宫中待得太久,孤落寡闻了。”萧景琰又向前走了几步,胁迫的乾元之气宛若蛟龙般游走在行宫大殿。区区一个坤泽,面对这等胁迫气息,他到底还能忍多久?
“陛下说笑了,苏某倾慕陛下已久,想成为陛下背后的一位谋士,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并非受任何人指示。”梅长苏抬目直视,双眼宁静无波,似清澈又似幽深,毫无惴惴不安之举。
“呵。成为一位谋士?若苏先生真是有意效忠大梁,满腹经纶,考取功名并非难事,又何必走这等旁门左道?”
“陛下刚刚也听到医丞大人说草民素体气血虚弱,自是受不得那十年寒窗之苦,更何况即便草民高中,也不过殿试之上得见陛下一面,去个不知名的地方做个小小的七品知县,可惜草民意不在此…”梅长苏展颜一笑,整个人带有一种朗月清风般的气质,“东海水师侵扰海境,虽是入不了腹地,但我军不习水战,终为一隐患;再说夜秦,地处西陲,兵//力//薄弱,虽在当地作乱,却也引得民//众//不//安//;还有北燕,为收回那块失//地,可谓是日日偷//袭;当然令陛下最头痛的,还是大渝…”
萧景琰心头一凛,暗暗咬住牙根。他自知即便自登基这三年来兢兢业业,大梁局势有所改观,可是金陵城依旧是那个金陵城,大梁边境的外敌也依旧虎视眈眈。国之隐//患,心之忧虑,竟被这人一语道破。若是能招到此等济世之才,确实为大梁之幸,只是这人来路蹊跷,又不得不防。
萧景琰眉睫轻颤,一字一句地问道,“可苏先生,朕凭什么相信你会效忠?”
“就凭草民是坤泽之体,”梅长苏用手拨开了迤逦地披散在楚腰之上三千青丝,露出了欺霜塞雪脖颈之上未开封的腺体,继续说道,“若是陛下觉得苏某心存二心,随时都可标记了去。”
……
TB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