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星汉灿烂(三国) > 第八章

第八章(2/2)

目录

韩馥一听袁绍的名字,两眼就发亮:“我和本初,非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得,和袁绍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这可不行,以后咱家败落全是袁绍的锅啊,必须早点和他划清界限,这裤子袁绍能穿,可没你的份呢。

但这不是一个小孩子三言两语能说得动的,说了他爹也不会信,只能慢慢来。

相比在调/教韩馥这件事上,韩庭还是对张郃更抱有信心。

张郃来的第一天,韩庭就磨着韩馥把部曲的教官给换了,原先的教官牛朝露变为副教官。

一开始大家还是不服的,毕竟张郃年轻啊,一个还没有二十岁的小伙子,怎么和经验老道的兵油子比。

才过了几天,不服气的声音渐渐小了。

张郃这家伙的拳头硬啊,部曲里三百多号人,属他武力最高强,而且张郃当过军司马,牛朝露混了这些年也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兵,加上被小主人看重,张郃渐渐在部曲中树起了威名。

家里边每天的晨跑在继续,场地变成了绕着韩府跑两圈。

部曲们可不行,这是韩家的第一批亲兵,必须严格训练。

前些日子在庄里游荡的韩庭看到过不少孩童,他想在中间挑选一批年龄相仿的孩子作为自己的亲信培养,家里的这批部曲是他爹的,可不是韩庭的私产。

韩庭和张郃讨论,部曲们早上第一件事是五公里越野。

从韩府跑到半山农庄的山脚,接下来的时间由张郃教导他们练习搏杀之术,其余时间穿插各种体能训练,队列,站军姿。

更重要的是培养纪律性。

行军打仗需要一支有铁的纪律的队伍,没有纪律,这个集体就是一盘散沙,个人的英雄主义或许可以振奋士气,但是两军对垒,一支穿云箭,还需千军万马来相见。

“军令如山,师出以律”,拥有严明纪律的军队才能以少胜多,克敌制胜。

多少战争都是由于没有严明的纪律性,对面的士兵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优势,嘴里一喊敌军败啦,很多不明情况的士兵便吓得丢盔卸甲,从而造成大溃败,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

现在诸侯混战的局面还没开始,他有大把时间来培养这些人。

春秋战国时期民风强悍,各个国家上到君主,下到奴隶平民,那真的是连吃饭都要围绕打仗这个主题。

春秋之风为起源,秦汉之风又是继承了春秋之风。

汉朝尚武,这时候的民风比之往后的朝代彪悍,拉起一支拥有严明纪律性的虎狼之师是韩庭的愿望。

于是韩庭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核心,编撰了一套《韩家军纪律法令》。

第一条,不得擅自行动,一切行动听指挥。

第二条,没有特例允许,不得拿百姓一针一线。

第三条,不得私藏战利品,所有缴获要归公。

……

众人傻了眼,这些套路明显是按照训练军队的方法啊。

但是张郃曾经是军人,对于这事非常赞同,心里对韩庭又有了新的认识。

韩庭美滋滋的打算着将来的事情,这时候,问题出现了。

他忘记了,多数人都是文盲,不识字!

让他们读懂《法令》犹如登天,他还指望这些人带起来以后作为第一批教官,不识字怎么行。

除了能认识一些必要的字,阿拉伯数字也是必须学会的。

紧接着是连锁问题的出现,韩庭没有教师,没有更多的教材,这一份《法令》还是用了三卷竹简写成的。

要批量印制,需要纸张和印刷啊。

活字印刷术现在是肯定做不出来的,工程量太巨大,况且他没有木匠、铁匠、工匠等等等等匠。

不过眼下迫切需要的是搞几块黑板和粉笔教学。

他只有一些理论知识,实践起来还需要借助外力,果然这些事比混吃混喝难太多了。

韩庭正发愁着,看到那些搭建屋舍的木匠干得热火朝天,一下就有了思路。

有了!

他韩庭没有,但是他家有的是匠人啊。

先生嘛可以在外延请,家里的资源像山一样地堆在眼前,韩庭觉得自己的手中抓住了未来,不搞点事出来,实在是枉费了这一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