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快穿)漫漫重生路 > 逍遥自在的女夫子(二)

逍遥自在的女夫子(二)(2/2)

目录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洛父出生时先天不足,自小身体就比较瘦弱,时常生病,让洛母经常为洛父的身体担忧。

因着身体不好,第二次乡试通过中了举人的洛父并未去参加秋闱。都说科举一遭,离家半载,许多举子考完都要去一层皮,身体状况根本不允许洛父上京赶考。

洛父对此倒是看得很开,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如今私塾里他的地位最高,考中举人之后的俸禄很高,他根本没有忧愁的地方。

虽说当了举人之后,就是半只脚迈进了官场,可是官员补缺要看时机,洛父又出生于普通农家,并无家族势力助力,想要做官,难度很大。

所幸洛父本就志不在此,教学育人,让更多的学子能够读书,走上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才是洛父最想做的事情。

因此在私塾呆了几年后,洛父选择自己开办一个私塾,不收束脩,只要想读书就可以来学习。

这一举动赢得了镇上许多人的赞美,也为许多上不起学的穷苦家庭提供了出人头地的可能性。

举人与秀才不可同日而语,举人的地位很高,政治权力更大,会有大把的人带着金银财宝来巴结、奉承。不过洛父一直不屑与这些人结交,他坚持所取所得都要不失本心。

他唯一担心的事就是自己已近而立之年,还是没有子嗣继承。洛老太太已经为儿子的子嗣问题急得不行,对原本自己看中的儿媳妇现在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洛老太一开始是想给洛父娶妾,在被洛父拒绝之后,又怂恿着洛父休妻。洛父更是不愿,被缠得紧了之后,连回家的频率都变少了。

很少有人知道,洛母其实是洛父自己看中之后,找了媒婆故意让洛老太心悦,最后如愿取得爱妻。他与秀娘伉俪情深,绝不愿委屈秀娘。

洛父自小与其他人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智慧上,更体现在为人处事上。他本性纯良,却自有一番心计,自己坚持的东西绝不会因为外物而改变,他感激母亲供自己上学,因此事事孝顺,但是从不愚孝,一但触及到自己的原则,便不会退让,哪怕于世俗不容。他没有半点读书人的迂腐,只愿从心。

只是洛父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日益不佳,恐怕连累自己的娘子。他知道秀娘也一直担心孩子的问题,只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在一次发现秀娘找了一个姑娘想给他做妾时,洛父罕见地生了气,让那姑娘回了家之后,洛父向娘子表达了自己的情谊,又说了自己身体的状况。

他对妻子说,若是自己死了,就另找他人改嫁。洛母如何愿意,这样的情谊,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以致于后来洛老太再怎么施加压力,洛母也没有松过口,能让洛父倾心的女子,又怎会是寻常女子呢?

就说那份骨子里的坚毅便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否则怎么能靠自己一人抚养女儿长大。

原本夫妻两人已经熄了子嗣的心,未想到,在洛父32岁那年,洛母竟然怀孕了。

洛父又喜又忧,喜的是若自己死了,还有孩子能够陪伴秀娘,忧的是害怕孩子成为秀娘的拖累。可是他又怎么会不了解与自己同床共枕十余年的妻子?就算没有孩子,秀娘也定不会改嫁。

洛母怀孕期间,洛父的身体越来越糟糕,对死亡的怯意和对新生的期待交织在洛父的心头。他希望妻子能够生一个儿子,倒不是他重男轻女,而是大梁朝律法规定若丈夫死亡,没有儿子继承家业的话,便由亲族继承,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吃绝户。

他那样心思通透的人又怎会不知道,自己的兄长们一直不满母亲的偏心,也一直怨怪着自己。的确,凭什么一母同胞,他们就只能在田土里辛苦劳作,而自己就能读书甚至考上举人。

对此,洛父也很无奈,只能尽量对兄长们好一些,毕竟,自己能上学,也有兄长们的付出。所以在考上举人之后,他不仅给家里寄了很多钱,还让自己的侄儿们也来镇上上学,专门修了几间房子供离家比较远的孩子居住。

要不是他自己住的地方只有两居室,地方小,他可能就叫侄子住在家里了。可是即便做了这么多,他知道,兄长只是表面恭敬热切罢了,若自己不在了,他们一定会分自己的家产。

钱财他倒是不在意,可是谁来照料自己的妻子与孩子呢不用细想也知道孤儿寡母的生活多难过,若自己不在了母亲也不会对秀娘有好脸色,所以自己究竟该怎么办才能护住妻儿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