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舌尖有龙泉[快穿] > 我的70年代3

我的70年代3(2/2)

目录

楚晓晓直接嗤笑了一声,“你前两天干嘛去了,非要大家说出来你才甘心吗?”

田玉也在旁边冷笑着说道,“有人亲眼看见你从兵团某领导的屋里出来了。表面上看着冰清玉洁的净干些不要脸的事,知青的脸都让你丢完了。”

那名女知青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惊慌的说道,“是谁看到了?到底是谁?”

然后直接跪在地上,哀求着说道,“求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不要说出去好不好?我……我只是……”

林静没有让她继续在说下去,扶起她淡淡的说道,“别哭了,我们响应号召,到广大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应该带着饱满的热情才对,要不然让人听见就完了。”

女知青擦擦眼泪,感激的说道,“谢谢你。”

旁边的田玉恨铁不成钢的看了林静一眼,“真窝囊”。

林静笑了笑,“我只是觉得有这样的领导,不值得我去。而村子里,至少这里干净,没什么龌龊事。”

对方听到之后愣了愣,然后露出一个凄惨的笑容,“我家里条件不好,甚至还需要我的救济,可我自己都养活不了我自己,我怎么救济他们?一天我只敢吃两顿饭,然后饿着肚子省下来一点口粮邮寄给家里,整天饿的肚子疼,我都好久好久没吃过一顿饱饭了。”

说着直接就蹲在地上抱头痛哭起来。

林静听着也有些难受,农村插队的生活条件完全取决于所在农村的生产条件。

青山屯这里的条件不算差,粮食、柴火和水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好的是,这里靠山有河,还能得到最基本的保证,不至于太过于为难。

但为难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知青不允许碰山上的山货,也不被允许下河摸鱼。一旦碰了,被村里面闻着味逮着了,立马就会引来全村人的批|斗。

所以这里的条件也绝对称不上好,尤其是对知青来说,这里靠山,土壤贫瘠,粮食作物少,一年也干不了多少公分,相对应的口粮也就跟着少了。

村里面的人可以靠山货养家。但知青不允许被碰,在这里,他们一年的收入不够回家路费,甚至做工少都不够口粮钱。

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不仅不能赡养父母,连自食其力都很难实现,甚至还需要靠父母来接济。

这也是他们知青院里面没人结婚的原因,经济不能自立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看着她的样子,大家都有些不忍心,大家的生活都不好过,同为知青,都是吃不饱饭的存在,所以更能理解彼此。

林静扶起她说道,“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那名知青重重的点点头,脸上依然是泪流满面,“对不起,我真的是没办法。你们鄙视我也没关系,我知道我这事干的不道义,但是命都快没了,还要脸干什么?”

“刚才我是炸你的,那人只是看到你去兵团了,你自己好自为之吧!”说完田玉直接扭着身子离开了。

林静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了看她,然后拉着楚晓晓一起离开了,走出门她抬头看了看天空,总觉得灰蒙蒙的。

“她看她瘦骨嶙峋的,日子过得是真的难。”楚晓晓难受的感叹道,她来的久,和那名女知青相处的时间更久一点,了解也就更深一点。

她还记得,有一次拔草的时候她和那名女知青分到了一起,然后就看到那名女知青偷偷的把草塞到嘴里。

之后干活的时候也是,秋收的时候,她逮着机会就要偷吃一点,平时能顺一点就顺一点。

这样的偷盗行为,实在是让她无法认同,这也是她和那知青无法走近的原因。

可那一句,“连命都快没了,还要脸干什么”在她的心上产生极大的震荡。

她没有困难到那种地步,所以无法感同身受,但如果自己也沦落到那种地步,真的还能保持住自己的清高吗?

她不知道,只是感觉物伤其类,所以她心软了,想要替那名女知青说说好话。

林静其实很理解楚晓晓的心情,因为她现在就是这样的心情。

感觉可怜又可悲。

“没事,我不恨她。相比她来说,我生活还过得去,她比我更需要这个机会,而且那里面未必就真的好。”

林静说的这也是真心话,有了女知青这个事例,她真不觉得那里能干净到哪里去。

在这里,有秦仪还有他父亲照看她,她受不了什么委屈。而兵团……

另一边,回到家的秦仪和父亲密谈了一会儿。然后村支书就拎着一瓶米粮酒去了村里找村主任喝酒去了。

喝到半醉的时候,村支书唉声叹气的说道,“你说这事弄得可咋整啊!王夏这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媳妇,就想着两个人在一起,赶紧结婚得了,结果这偏偏给弄得分开了,以后还不知道会咋样呢!”

村主任听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听说兵团管的还严,平常都不让探亲的,去了三年五载的都未必能回来,这婚事还能成吗?”

村主任的兄弟眼睛转了转,明显在谋划些什么,也担忧的说道,“王夏走了,没有新郎官怎么结婚啊?”

村支书又再次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要不就说呢!现在王夏在家跟我闹着说不想去了,要转让名额!闹得我没办法,我哪有招啊!这不,躲你这喝酒来了。”

村主任眼皮跳了跳,然后不可置信的说道,“真不要啊?一个月30块钱的工资多少人求着想进兵团呢!”

村支书不在意的挥挥手,“你想要就拿去呗!我老了,就想着孩子在眼前就行,去兵团我也不放心。”

村主任笑了笑,然后从柜子里重新拿出一瓶二锅头,几个人又开始喝了起来。

第二天,村主任带着自己兄弟拿着礼悄悄的来到了村支书家里,村支书则任由他们去运作。

果然,没过多久,秦仪的名额也被重新刷下来了。

随后,村长投桃报李,给秦仪安排了一个会记的工作,林静则是辅助秦仪,当一个计分员,每天都有十个工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