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她撩且毒 > 初扬医名

初扬医名(2/2)

目录

因而全国各地对此有兴趣的医生专家都到了A城,能见到叶欣桐的更是专家中的专家,普通人一掷千金可能也难得请到的专家,如今都聚集在这个小会议室。

专家当中最年轻的当属谭一鸣。

在一群有一定年纪的主任专家堆中,他俊朗帅气年轻,怎么看起来都显眼,加上正中美得不可思议的女囚,一时间有点像电影场景。

前面那一句的询问,正是一名长期研究肺部肿瘤的医疗专家询问的。

“小时候有学一些,但从未真正诊断过人。”

叶欣桐的声音清甜娇脆,比那大珠小珠落玉盘更悦耳,听之如沐春风。

这个回答与之前一样。

当中有两个全国较出名的中医相视看一眼,左边一位穿蓝色唐装的老中医清了清嗓子,问道:“叶小同志,你可读过什么医书?”

“外婆不过是一个小山村的赤脚大夫罢了,她教我的东西多是祖辈的口口相传。”叶欣桐的话有所迟疑,“但小时候确实背过几本医书,都是繁体字的,那时识字快被难得哭闹,也不知外婆她是从何处找来这些书的。”

提及哭闹时,似乎回忆到小时候的场景,她敛眸不好意思一笑,此笑让屋内有一种冰雪初融的味道,让某些人不由愣神。

呵呵。

那时候她可是猫狗都闲的皮猴儿,上山下溪无处不去,甚至去捉竹笋虫时被竹叶青毒*蛇咬过两次,哪里能静得下心背书。

老中医又问:

“你可记得是哪些书?”

叶欣桐蹙眉道:“记不大清了,只记得有《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还有……还有……”

不点不知道。

一点才知道之前在生命的威胁下,她竟然读了这么多书,甚至能简单描述其中内容,高考都不外乎如此,可见在古代宅居的日子有多么无聊。

两位老中医:……

西医与警卫:……

全场安静。

这真的是一个赤脚医生家里的藏书吗?

国家博物馆里的医学典籍未必有这么丰富!

背过这些书的都是赤脚山村大夫?那他们莫非是算个江湖庸医?

在座中医都暂时不想讲话。

光说不练假把式,直到西医专家委婉提醒,老中医才重新打起精神来,准备考验一二这个小时候曾背过那么多医书的特别女人。

因考虑到时间过久问题,老中医一开始并未背书读书,而是挑选其中很简单的一些实际的中医小问题,来考验叶欣桐。

“隔蒜灸的作用?”

“温肾壮阳清热解毒、杀虫。”

“最早的拔罐工具是?”

“兽角罐。”

“晕针后该如何处理?”

“晕针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皮下出血等现象,应让患者平卧,头部垫高。”

……

一连十几个简单的问题,叶欣桐根本不用思考,直接一口回答出来,让两位老中医刮目相看,神情尽然是满意,可见她之前所说的所学并非谎言,甚至比预计中的还要好一些。

“太渊穴在?”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处。”

……

到后来中医们越问越深,无论是身体的穴道,亦或是书中很深奥的内容,叶欣桐都能回答上一些,后者可能不太完善,但只要老中医稍微一点拨,她即能快速举一反三。

也就是说——那些书的内容大多她不仅记住了,还不如死记硬背,而是根据理解来记忆的,可以基本融会贯通了。

简直天才。

若是再给她一些实例诊断,绝对是一个很强的中医,因她的望闻问切看起来很生疏,但最后得出结果与他们差不多。

两位老中医已然忘记目的,他们看叶欣桐的目光有一种狗狗看肉骨头的痴迷,恨不得与她探讨或收她为徒,共同把中医发扬光大。

从事现代医学的医生们虽有很多疑问听不懂,但他们也能看出一二叶欣桐的中医实力,并不是无的放矢,那她看出法官的病也绝不是胡乱猜测,是有事实依据的诊断。

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医可治疗癌症?医生们有点激动。

连一向很冷静的章一鸣都不自觉手指摩擦茶杯壁,透露出他不是很稳定的情绪,一向对中医理论持有深深怀疑的他,此时也不得不被颠覆三观,开始考虑中医的实用性来。

他端起茶抿了一口润润喉咙,目光看向正中焦点叶欣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