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遇二哥(2/2)
孟岚不会自己裁制衣服,便买了几件小孩子的成衣和三双小布鞋。
“走吧,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孟岚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估摸着现在该中午了,回去还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相当郁闷。
交通太不方便了,若是能有一辆自行车就好了,然而这个年代自行车的存在实在是太珍贵,根本买不起!
“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吧。”魏军摸了摸空荡荡的肚子提议。这会儿已经是中午吃饭的时间了,他们回去还要走很长的路,不吃饭体力跟不上。
“走吧,咱们去吃粉。”魏军左右张望了一番,见不远处就有一家小饭店。
他拉着孟岚走了进去,小饭店里的摆设十分简陋,只有五六张桌子好一个石板垒砌的平台,平台上用木头窗子隔着,里面就是厨房。
魏军环顾了一圈儿四周,走到平台旁,抬头看了眼贴在窗子上的菜单。
上头的菜单十分简单,猪肉汤粉和碎肉榨粉两个选项,魏军想了想选了两碗碎肉榨粉。
所谓的榨粉就是用泡好的新鲜大米磨成米浆,将米浆沥干水分得到成团的米粉团,加入煮熟的米饭掏成米糊,在经过充分糅合成米粉团,将米粉团放入特制的机械中压制形成的粉丝。榨粉经过热水烫熟后,浇上熬好的碎肉酱和高汤,撒上一点葱花,一碗香喷喷的碎肉榨粉就新鲜出炉了。
魏军和孟岚吸了吸口水,忍不住这股美食的诱惑力,大快朵颐。
十分钟后,满满两碗榨粉连带汤水都喝得一干二净,两人满足的摸了摸肚子,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休息了一会儿,魏军和孟岚踏上回程。
……
就在两人返回魏家村的时候。
先行一步的魏民已经回到了老魏家。
他回来得正是时候,刚好赶上吃午饭。
“爹娘,我回来了!”刚进门,魏民就扯着嗓子喊一声。
将自行车放好,他拎着准备好的礼物走进家门。
“哟,你们吃午饭呢,我这刚好赶巧了。”
“老二回来了。”一向对魏民热情有加的王翠花这会儿神色淡淡,完全没有要招呼他的样子。
“吃过饭没?”
“还没呢,我一大早请得假就赶回来了。”魏民将受到冷落的微妙情绪压了下去,露出灿烂的笑容:“爹娘,这段时间厂子工作太忙了,我都没时间来看你们,这是我和秋莲准备的一点心意。”
他将准备的礼物递给王翠花。
不成想王翠花接过礼物后,依然没有给他一个好脸色,淡淡道:”你们有心了。“
“没吃饭的话就坐下一块儿吃吧。大丫,去给你二叔拿副碗筷。”
大丫应了一声起身。
魏民顺势拉了一把凳子过来在桌边坐了下来。
他看了看王翠花,又看了看一直没吭声的魏老头儿。明显感觉到这次回来,自己不受待见。
至于为什么不受待见,魏民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但过继的事情,明明二老都同意了,总不能现在将所有责任都怪到他头上来吧?
魏民这样想着,心里又有了几分底气。
“爹,我听说咱们分家了?”魏民直接开口问道。
“嗯,已经分了。”魏老头儿这才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爹,您和娘还好好的,为什么要分家?分家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也不通知我一声,我到现在才知道。”魏民顺势抱怨起来。
“分家是我和你娘商量后做出来的决定,告诉你做什么?”魏老头冷哼了一声。
“我好歹也是咱老魏家的一份子,分家都不告诉我,爹你还有没有把我当儿子啊?”
魏民的声音高了几度,对魏老头的话表示不满。
“老二,你说这些干什么,家都分完了,你现在回来闹是几个意思?”王翠花忍不住了,瞪了魏民一眼。
“爹,我也是你们的儿子,分家的时候你们都不通知我一声,我问问都不行?”魏民觉得自己委屈极了。
家产都分给了老大和老三,自己连块转头都没捞到,连问一声都不允许,他们到底有没有把他当一家人看?!
“老二,分家的事情不是不通知你,而是没必要。你已经入赘何家,咱们魏家的事情跟你没多大关系,我和你娘以后也不需要你养,所以分不分家,怎么分,你都无权过问。”魏老头板着一张脸,十分严肃的说。
“爹!”魏民忍不住叫了一声。
“你当初要入赘的时候我就说过,出了这个门以后你就是何家的人,要好好孝敬何家二老,我和你娘不用你操心,有你大哥和三弟。你既然不用承担养老义务,自然也没资格再分家产。”
魏老头直截了当的将话说出来,他平时沉默寡言,一心只想着卖力干活儿养家,家里的琐事平时都由王翠花管着。但他大事上却拎得清,男人入赘就跟女人出嫁一样,出了家门就是别家的人,没资格再来掺和老魏家的事。
以前王翠花明面上偏宠小儿子魏军,实际行动上却更偏向魏民这个二儿子,经常将家里的粮食蔬菜等东西塞给他,让他带回城里吃。而魏老头儿明面上对三个儿子一视同仁,却更看重大儿子,毕竟他们以后都要和大儿子生活。
若是没有闹出过继失败的事情,兴许魏老头儿也会给魏民留一小份家产,但那件事发生后,间接导致了老魏家走向分家的结局。魏老头儿心底还是留有一丝芥蒂的。
他忍不住怪起魏民,若不是他非要过继他们老魏家的孩子,兴许就不会闹到分家的地步。
魏民低着头,一声不吭。
”难道我入赘出去就不再是你们的儿子了?爹娘,从小你们就偏心,我若是不为自己找条出路,就只能在地里辛苦刨食一辈子,我也是迫不得已才……“
魏民说着,眼眶忍不住发红。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若不是自己实在看不到希望,也不会走上入赘这条路,从此被人瞧不起,被人嚼舌根说吃软饭。
魏民紧紧捏着拳头,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受到的忽视和不平等待遇,心里越发不平衡起来。
作为家里的老二,他不是最受器重的长子,也不是受宠的小儿子,不上不下的地位让他在三兄弟里显得分外尴尬,也促使了他从小好强的性子。
好在三兄弟中,老大为人憨厚老实,读书没有多少天赋,早早就辍学跟着爹下地干活儿了。老三脑子聪明灵活,却没有把心思花在正道上,只想着投机耍滑,学习成绩也不好。有这两位的衬托,学习成绩还过得去的老二逐渐受到重视,一直读到了高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