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送年礼,震撼的徐家人(1/2)
1981年1月20日,农历的腊月十五。
这一天,岑河地区迎来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下雪,对于真正的北方来说,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我国南方有不少城市,当地人活了几十年,都没见过下雪是什么样的景象。
湖北虽然也属于南方,但这里基本每一年都会下雪,只是每年下雪的次数不多罢了。
虽然乔二河见惯了下雪时的景象,但每次看到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的那一幕,都感觉特别的漂亮。
年纪最小的乔六朵跟乔七潭都忍不住跑出去,用手去接天上飘落下来的雪花,然后姐弟俩不断的追逐嬉闹着,给这雪景增添了一分童趣。
屋里,乔二河等人一边烤火一边看着。
乔二河拿棍子扒拉了一下火堆,问道:“大哥,今天已经是十五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给大嫂家送年礼啊!”
根据岑河地区这边的习俗,送年礼(辞年)一般都是选择在腊月十五到除夕这段时间,像乔大江这种定了亲,而且婚期也将近的,男方年前是必须要去给女方家送年礼的。
乔大江早就在期待这一天了,他笑着说道:“看看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如果天气好的话,那就明天去送年礼。”
乔二河问道:“这年礼你打算送什么?”
乔大江道:“把酒换成你酿的糯米甜酒,其他的按照正常的标准走就行。”
这个年代,男方给女方家送年礼,正常标准应该是一瓶酒,两包烟,两样点心,大概价值10块钱左右。
乔二河摇头道:“大哥,咱家现在条件已经变好了,既然要送年礼,那咱们出手就大方一些。”
乔大江有些意动的问道:“那你觉得我应该送什么?”
乔二河沉吟道:“一坛糯米甜酒,再拿两包锦绣送来的香烟,一网兜腊菜,一网兜鸡蛋,再买两样点心,这样送过去,大哥你就能在未来丈母家大大长脸了。”
乔大江瞪大眼睛道:“送这么多?”
乔二河笑道:“正所谓抬头嫁姑娘,低头娶媳妇,你听我的准没错,反正除了点心要买,其他的家里都有。”
“行,那就听你的。”
乔大江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老二,那你要不要给小苏家送年礼啊?”
一直在旁听的乔三朵闻言精神一振,也一脸八卦的问道:“是啊,二哥,你要不要给苏姐姐家送年礼啊?”
乔二河想了想,说道:“确实应该送,我们家明年建新房子,还得她爸出面帮忙搞钢筋水泥呢!”
乔四海忍不住问道:“二哥,你跟苏姐姐发展得怎么样了?”
乔二河瞪了他一眼:“这不是你该问的事。”
乔四海缩了缩脖子,说道:“苏姐姐长得那么漂亮,你可得早点下手,别让其他人抢先了。”
“我自己心里有数。”
说到这里,乔二河看向老五问道:“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准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信心考进全班前五?”
乔五湖信心满满的说道:“当然有信心了,二哥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乔二河笑道:“看来这段时间学习确实进步不少,我之前就跟老六老七说过了,期末考试只要能进入全班前十,就奖励一碗糯米甜酒,另外每前进一名,就额外多奖励一碗糯米甜酒,我给你的奖励跟他们一样,这个春节能喝多少糯米甜酒,就看你们自己的努力了。”
乔五湖想起那糯米甜酒的功效,充满动力的说道:“二哥,我一定会努力的。”
……
次日。
天气甚好。
过早后,乔大江便换上了崭新的皮衣皮鞋,先骑着单车去大队供销部买了两包点心,这才回来带上一坛糯米甜酒、两包香烟、一网兜腊菜和一网兜的鸡蛋,前往定向大队徐家台给准丈母家送年礼。
这鸡蛋和酒坛都是易碎之物,自然不能直接绑在单车上。
于是,乔大江便背上背篓,把那坛糯米甜酒、腊菜和点心都放进去,至于那一网兜的鸡蛋,就只能用手提着了。
反正,岑河地区属于平原,没有陡峭的山坡,乔大江单手骑车根本没什么难度。
从地图上看,乔家湾基本是处于岑河地区的中心地带,而定向大队则在岑河地区的边缘地带,而且方向是跟去公社相反的。
因为是单手骑车,再加上泥路也不平,乔大江的速度并不快,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乔大江才来到了徐家台。
徐家台的八卦中心,同样是设在了村口位置。
此时,闲着没事的村民,都聚集在村口这里闲聊着。
乔大江把单车停在村民面前,礼貌的问道:“各位同志,请问这里是徐家台吗?”
当即就有一个中年妇女回道:“这里就是徐家台,同志你是哪家的亲戚啊?”
乔大江微笑道:“我对象是徐翠花,不知道她家该怎么走?”
回话的中年妇女笑道:“原来是你啊,我是翠花的二妈,我给你带路吧!”
乔大江笑着打招呼道:“二妈好,那就麻烦你了!”
徐二妈笑道:“不麻烦,你跟我来吧!”
乔大江点头道:“好的。”
待乔大江走远,这八卦中心瞬间就炸了。
“原来这个就是翠花的那个定婚对象啊!”
“人看着倒是挺精神的,而且出手也大方,这年礼可没少送啊!”
“我要是没看错的话,那辆应该是永久牌单车,还有那皮衣皮鞋也值不少钱,翠花这个对象真有钱啊!”
“你难道不知道吗,翠花的这个定婚对象,就是乔家湾那个养了几千只蛋鸡的乔家,人家家里条件好着呢!”
“还有这事,我怎么没听你们说起过啊?”
“我还以为你知道呢!”
“……”
从村口进来,大概走了两百米左右,徐二妈就对着前面的瓦房喊道:“翠花,快出来,你对象来给你家送年礼了。”
很快,徐家人便闻声从屋里走了出来,走在前面的正是徐父徐母,徐翠花以及弟弟妹妹们则走在后面。
互相打过招呼后,乔大江便把带来的礼品一一递过去。
这远超正常辞年标准的礼品,让徐家人非常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