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夺我兵权,还想让我抗击外敌? > 第11章 廉颇军中的独走小将!

第11章 廉颇军中的独走小将!(1/2)

目录

幽州行政中心。

蓟城。

刺史府。

范仲淹从如山的文件中抬起头,揉了揉酸疼的手臂。

经过一场场雨水滋润,幽州百废待兴。

几乎所有的民生重担,都压在了身为刺史的他一个人身上。

他每天只能睡两个时辰,但仍是忙不过来。

“老爷,歇一歇吧。”

进来换茶的老管家,看着自家老爷布满血丝的眼睛,端的是心疼无比。

“无妨。”

范仲淹摆了摆手。

现在最紧迫的问题,是春季粮食的播种。

时节已近晚春。

很多粮食不抢着种下去的话,那就要错过播种时间了。

幽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一年中雨水不会太多。

所以主要种植的粮食是耐旱耐寒的大麦。

其次才是需要湿润肥沃土壤的小麦和粟黍等作物。

除此之外。

牛羊和马匹的养殖也要有个详细的规划安排。

毕竟在幽州,这些才是真正的传统产业,也是幽州相较于中原地区的优势所在。

并且在新的沤肥技术下。

这些动物的粪便都能够成为滋养粮食作物和动物青草的有效营养。

楚霄对这些极为重视,他设置了以县为单位的系统性作物种植指导小队,务求让粮食的产量尽可能的增加。

只是过去三年大旱的天灾,让这些都闲置了。

现在要重新开始,仅是要再熟练起来都要一些时间。

另一个大问题。

就是人手严重不够。

“可惜,那些家伙不肯配合……”

范仲淹叹了口气。

自从镇北王造反后,他立即依照命令抓捕了文官系统里十多名庆帝派过来的内奸。

没有了这些人本也没有什么。

只是一大半世家子弟像是商量好的一般,忽然间辞了职。

他们都表示家里有事,需要回去处理。

这些在文官系统里的世家子弟可不像北军之中经过风吹雨打,烙印下了深深北军印记的那些世家子弟。

这些人过来,本就只是镀金。

他们的言行儒雅有礼,口中全是为国为民,道貌岸然地就如同一个个小圣人。

他们做事的能力也不差。

但这些人的心却并不在这里。

或者说,他们的心并不在底层的百姓身上。

所以天然就和镇北王理念相冲的他们,注定了不可能留下。

他们这一走,范仲淹所能够用的人就严重不足了。

“大人,不好了!”

“安山的新林湖,于昨夜决堤了。”

就在头疼时,一名满头大汗的传令兵神色焦急的闯进来,向他汇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这怎么可能?!”

范仲淹霍地起身,惊出了一身冷汗。

现在幽州的问题不再是干旱。

反而是各地频发的洪涝之灾,一个处理不好就要房毁人亡。

为此,需要招募大量的劳力进行疏浚。

唯一值得庆幸的。

就是自从镇北王楚霄来到幽州后,大力兴修了水利。

这些曾经的设施,都极大地储存了雨水,有效缓解了洪水在大地上的横冲直闯。

而新林湖,就是之前建立起来的坚固设施。

“是真的。”

从安山紧急赶来的传令兵,面上带着愤怒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