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脑洞过大(1/2)
疫情最严重的区域当属东临县附近的几个县,其中东临县更是封县也没能阻止疫病感染人的脚步。
若不是当时晏丞相派来的下属反应快直接把东临县给封了,现在只怕西州各地都有可能出现顺河府逃出来的百姓。
晏或也从顺河府赶到了东临县,身为这次赈灾的钦差大臣,自然需要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看着。
不然他躲得远远的,由着
“大人,之前的几张方子效果都不佳,只对刚染上时疫的病人有效,对染上一段时间时疫的病人作用微乎其微。
但这次时疫太凶了,几乎只需几日人就会因为高热烧坏了脑子,再没办法救治,你看我们是否要?”
汇报的医师是朝廷派来的,原是太医院的大夫,对于治时疫虽然说不上得心应手,却也是天下医术极高明的地儿出来的,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现在御医都如此说,就是建议晏或尽早决定要不要将这一县感染重疾无法救治的全部放弃。
“既然方子有效果,说明我们治疗的方向是对的。对于那些重症者,我们自当竭力救治,之前水患后爆发时疫可以放弃他们。但我们此次不行,武御医,你应该清楚?”
晏或言辞间并未有胁迫的意思,但偏巧他这么平平谈谈的说完这番话,站在他下手的御医就知道先前他的提议惹了晏丞相不高兴。
“是,我等再下去研究药方。”武御医擦着额头上的汗退出了营帐。
这会东临县都进不去,前来治病救人的援兵都只能在东临县为安营扎寨度日。
晏或翻看隔一个时辰就传来的消息,不光是时疫,还有因为起了时疫他之前分发到各个县城被当地地方官员昧下来的粮食事也都一件不落的汇报到他这里。
他早知道这些地方官员的秉性,先差人送粮食为的是让灾后的百姓有一口饭吃,他想这些地方官员就算做事在怎么离谱,也不会在朝廷赈灾官员到了的消息遍布顺河府的时候还做的如此之绝。
事实证明,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些地方官可比他在皇城接触过得许多官员胆子要大的多,他给的赈灾粮食甚至还不是克扣,而是完全私吞。
连他在此地都如此大胆,想想若是平日里,这些地方官员只怕更加放肆,他记得东临县本就是顺河府这边人口较少的县之一,这番折腾下来,东临县的人口只怕会降到历史最低。
如此,倒是可以试试将东临县这点人合并到苍耳县。毕竟苍耳县现在在修城池,肯定需要更多的百姓填充进去,扩张人口。
“丙十三,派一队人马将东临县县衙内所有在职的官员全部扣押起来。”
晏或吩咐手下,既然有了计划,那么最先要做的,就是将东临县这些棘手的父母官给除掉。
同样这次赈灾粮食没有发放到百姓手里,西州总兵也有责任,此前都派士兵到各个县里帮忙解救水灾的百姓,怎么会不知道他给的粮食被昧下了,西州总兵也留不得。
“是,大人。”
——
这几日苍耳县慢慢走向正轨,除了县外那几个木屋里收留的一些感染时疫的病患外,其他的和先前没有封县的时候差不多。
修外城的小子们每天也兢兢业业,哥儿和姑娘每日也加紧清理外城部分的草地,加上人手也比之前多,每日的工程进度可不知道要快了多少。
同日每日提供工钱和两餐饭食,让做工的百姓更是感恩戴德,水灾过后,他们可是难得有个稳定收入,也能吃饱饭。
等外城修好了,他们手里能攒下不少银子。甚至他们还得到消息,日后他们还能在城里谋一块地基盖宅子,以后也就是城里人了。
“晏丞相又来信了?”周南川瞧着海棠过来找唐子盛,基本都能猜出来为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将军和晏丞相到底是个什么关系,能够让晏丞相屈尊降贵的隔几日就和他们县令书信往来一番。
“有晏丞相通风报信还不好?”唐子盛拆开小纸条查看。
“自然是好,我的人和将军的人就是本事再大,也没办法事无巨细的探听外界的情况,有晏丞相递消息,不光确保了消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也省了我们的功夫,只是我想不通晏丞相为何会这么做,就算是因为将军的面子也不必如此殷勤的给我们传信。”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可关键就是这个盗字,他们苍耳县如今一穷二白,最值钱的还是开云府的欢庆楼。所以有什么是值得晏丞相盯上他们的,这点想不通啊。
“自然不光是看在将军的面子上。”唐子盛合了字条丢尽炭盆里让碳石将其燃烧殆尽,“东临县出事了。”
“怎么,东临县的时疫控制不住了?”东临县是苍耳县临县,虽然这个临字有点远,但按照距离来说的确是相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