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问心 > 第40章 图谋

第40章 图谋(1/2)

目录

第40章 图谋

雀澜捧住了他的脸,让他擡起头来,轻声道:“殿下,这世上的事,并不总由你主导。它超出你的掌控,并不是你算错了,是因为别的人也在算。”

他轻柔又坚定地望着他:“现下还远不到认输的时候。有造反的流言,但流言不一定会比我们的密信先到陛下手中。虽有数万禁军近在嵋州,但没有陛下的命令,谁敢进藩地一步?”

“不到最后一刻,焉知鹿死谁手。”

在他平静柔和的话语中,祝盛安慢慢冷静了下来。

雀澜轻轻叹了一口气:“殿下,你不要总记着浔山案。不是每一次算错,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祝盛安低声道:“可放在事前,谁能料到是什么后果。”

“殿下不能强求事事算尽。”雀澜道,“一旦算错,殿下就如惊弓之鸟,这样迟早要出事。”

祝盛安闭上眼睛,不作声了。

雀澜吩咐车夫继续走。两人回了别苑,一下车,王管家便急急地跑出来:“殿下,今日城中忽如其来地就传起了流言,说、说……”

“我已听到了。”祝盛安摆摆手,走进大门。

王管家连忙跟在两位主子背后:“那、那现在该怎么办哪殿下?老奴听闻城里的米油都在涨价,您来澹州少,不知道,这边民风彪悍,老百姓要是买不到粮食,城里肯定要□□哪!”

“对付几个囤积居奇的商人,这么慌做什么。”祝盛安负手大步走着,吩咐道,“你带几个人,挨个去找城中的粮商,告诉他们,今天下午申时之前,把粮价降到六十文一斗。”

王管家苦着脸,说:“殿下,这哪管用啊?万一城里真乱了,他们手里的粮食就是救命粮,多少钱都买不到,您还叫人家按市价卖……”

“按市价卖怎么了?”祝盛安睨了他一眼,“他们货源又没受阻,库存十分充足,本就该按市价卖。他们现在坐地起价,不就是想趁乱捞一笔么?”

“我可提前告知他们了,要是他们不降价,就等着自己的米烂在仓里卖不出去。”

闻言,王管家才弄明白,世子殿下还有后手,连忙说:“老奴这就去。”

他领着下人匆匆走了,雀澜同祝盛安并肩继续往府中走,问:“殿下要怎么做?”

“之前我为了对付林知府,在附近几州的粮商处用五倍市价买粮,十倍卖给林知府。但是,林知府买的毕竟是少数,这些粮商没多少赚头,我想要他们联合起来,不偷偷卖给林知府,就必然要给他们好处。”祝盛安道,“我同他们签了协议。”

雀澜望着他:“是什么?”

两人一同走下台阶,祝盛安伸出手臂让他扶着:“这几年都是丰年,米价低贱,入冬前还能再收一季,他们怕粮食卖不出去。我便以五十文一斗的价格,向每家粮商收他们库存的五成粮食。”

雀澜吃了一惊:“殿下到底买了多少?”

“很多。”祝盛安笑了笑,“我还是不告诉你了,你又该心疼钱了。”

雀澜确实十分心疼,说:“殿下收这么多粮食时,有没有想过怎么处理?”

“要么通过运河送到北方去卖,要么充当军饷,用粮食的地方多着呢。”祝盛安道,“米贱伤农。我帮粮商去了库存,入冬前他们就能再去收粮,老百姓的粮食卖得出去,才过得了冬。我就是亏点钱也不算什么。”

雀澜撇撇嘴,没作声。

“不过,现在不就有用处了么。”祝盛安牵住他的手,笑道,“看来我这善事做多了,老天爷也眷顾我几分。”

“待会儿我把宋奇叫来,去城外将买的粮食运进城里。今天下午这些奸商要是不肯降价,我就用六十文一斗的价格卖粮。”

“等家家户户粮食都囤满了,我看他们的高价粮往哪儿卖。”祝盛安冷笑一声,“这还没乱,就想发财,不治治这些奸商,还真没有王法了。”

“也不用叫宋奇了,他在林府那儿忙不过来。”雀澜道,“我去罢。”

祝盛安愣了愣。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点点头:“好,我叫当时办过这事的几个都头跟着你。”

“在这之前,我们先把事情捋一捋。”雀澜跟着他进了两人的院子,走进书房,“对付这样的对手,不能只有被动接招,得跳出他的节奏。”

“你这练武对招的心得,用在这上头倒也得当。”祝盛安牵着他,坐在书房内间的案前,拿出一沓宣纸,“我们便来捋一捋。”

雀澜在旁给他磨墨,道:“第一个,先写腊子山剿匪。”

“听夫人的。”祝盛安提笔在纸上写,“夫人有何高见?”

“腊子山是青莲教的一处重要据点,林知府肯定知道,可他还是把平远县令奏请剿匪的折子放了上去。”雀澜道,“这时候,他们定是有了利益冲突。”

祝盛安点点头:“有冲突,但不至于撕破脸。林知府将奏折放上去,只是想请朝廷派兵下来,为他撑腰。因为青莲教手中有人,他没有人,就要落于下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