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问心 > 第13章 围城2

第13章 围城2(2/2)

目录

不能撤,便只能守。可敌强我弱,守城也坚持不了几天,几人争来争去,事情像车轱辘一样转来转去,又回到原点。

可是他们僵持着,时间却在流逝,天光渐亮,太阳升起了。

另一边,王府亲兵一行千人,天不亮就上路,在路上跑了一整天,半夜时才寻到个破庙,准备稍事歇息。

王府亲兵乃是精锐,队伍里几乎都是人高马大的干君,吃喝住行都不讲究,在破庙里随便找个地方就歇了。

宋奇带着人给殿下收拾出了一个干净地方——神像背面的神坛,铺了些干草,就算是床铺。

雀澜戴着个帷帽,一边吃面饼一边走过来,手里还抓着世子殿下的水囊,不时喝一口:“离澹州府还有多远?”

宋奇道:“天不亮就出发,明晚应该能到。”

雀澜道:“为何赶得这么急?”

宋奇虚假一笑:“这属下就不知道了。”

雀澜吃完了面饼,就想到那神坛后去休息,可是祝盛安不知去了哪儿,周围还有其他干君,他便不太想摘下帷帽。

这顶帷帽是祝盛安让昨夜借宿那家的妇人用斗笠做的,丢给雀澜的时候一句话也没说,但这样的心细还是让雀澜颇为惊讶。

他戴着帷帽遮住了脸,队伍里就不会总有士兵看着他走神了。

正想着,祝盛安大步走进来,看见还有几个人晃来晃去,立刻就骂:“闲晃什么,还不滚去睡觉?!”

不自觉的,雀澜嘴角一弯。

他上了神坛,摘掉帷帽躺在干草堆上,祝盛安随即也上来,躺在他外头,面朝着他,宽厚的肩膀挡住了其他视线。

不一会儿,雀澜翻了个身,同祝盛安面对着面。

祝盛安将脸往后退了一些,低声道:“怎么?”

雀澜轻声道:“殿下方才听武泽说了什么?”

顿了顿,祝盛安才开口:“昨夜有土匪袭击澹州府,约莫三千人。”

雀澜眉头一皱,不知想到什么,脸色微变。

“我在腊子山活捉了两个首领,从他们口中得知,青莲教要对澹州府动手。”祝盛安道,“我特意留着这两人,假装什么都还没审出来,就匆匆回宜州过小定了。”

“青莲教知道我只是暂时离开,很有可能会在我小定时出手,所以我提前做了安排,调集了周围的几个民兵营埋伏在澹州附近。昨晚民兵营及时赶到澹州援助,土匪的第一次进攻没有成功。”

他看向雀澜:“我把我的安排全告诉你了。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你在腊子山有什么发现么?”

他如此坦诚,雀澜不由望了他一会儿,道:“殿下走得这么急,是为了与民兵营形成合围,将山匪一网打尽么?”

“不止。”祝盛安丝毫没有隐瞒,“我接到的线报,此次袭击澹州的山匪约有三千多人。我先前的估计有误,安排的民兵营才两个,加上留在城里的胡仁怀,不过一千五百人,我怕他们守不住。”

雀澜道:“那两名首领交代了袭城行动,难道没交代会来多少人?”

“他们确实交代了人数,但实际来的人数翻了两倍。”祝盛安叹了口气,“我现在问你,就是想知道,你发现的线索,是不是能解答他们为何人数激增。”

世子殿下得的皇差是剿灭腊子山山匪,他已办完了差上了折子,澹州后面的事就与他没有关系了。

就算他审问出了山匪即将攻城,他大可以一边纠集人马留在澹州暂时震慑山匪,一边上书朝廷让新派人手剿匪,然后自己拍拍屁股走人。

朝廷已劳动了东南王府一次,短期内不会再来第二次。而朝廷派人下来剿匪,吃的是朝廷的军饷,世子殿下自己调兵剿匪,就要自己筹粮。

可祝盛安没有选让自己轻松的方式。他煞费苦心设下圈套,要把这些山匪一网打尽,是为了澹州老百姓永无后患。

雀澜定定看着面前的男人。

前日他还是宜州府里仪表堂堂的世子殿下,跑了两日就成了个不修边幅的行军汉,发髻乱糟糟,下巴也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枕着自个儿的手臂,睡在干草堆上。

但这样的殿下,似乎比仪表堂堂时更英俊似的,雀澜微微一笑,道:“殿下与我先前见过的那些伪君子,确实大不相同。”

祝盛安一擡眉:“在我之前,你还找过别人?”

雀澜没有回答,而是说:“我在腊子山上,发现了一件信物,和一些往来书信。”

祝盛安心下了然,道:“有人与青莲教勾结?”

“不错。”雀澜道,“但殿下大概想不到,此人是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