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出题试探惜才心(2/2)
陈矩身边的两位随从一边奋笔疾书,写下了他的答案。
这回去之后,自然也是要上呈给皇上的。
等到顾青回答完了之后。
陈矩点了点头。
以他的阅历,觉得顾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以回答的如此之好。
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好生读书。”
“咱家期待以后还回来崇正书院的那一天。”
顾青认真地回道:“圣使大人,会有那么一天的!”
陈矩爽朗地笑着。
“很好!”
陈矩也很欣赏顾青这样的少年郎。
能够在这个年岁,在那样的环境之中,以寒门学子之身,获得如此名誉。
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试问,这么多年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他虽然是一个宦官,但是和其他的宦官却又有一些不同。
陈矩也算的上是一个惜才之人。
当天便夜宿崇正书院,让顾青为向导,陪着他一起游览了一下崇正书院。
到了晚上,甚至是还举办了一场小宴席。
汪宗伊、李贽、许守谦、沈节甫、焦竑、王夫子、顾青等都参加了。
顾青甚至是被陈矩安排,坐在了他的身边。
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他不过是一个司礼监的太监,权柄远远比不上冯保。
但是,若是他看上了顾青的才学,那对于顾青而言,也算是莫大帮助了。
顾青也知道这一点。
历史上,张居正能够稳坐内阁首辅的宝座十余年。
那就是因为他拉拢了几位皇帝身边的宦官,特别是冯保,两人几乎都要穿一条裤子。
而张居正一死,冯保也被万历帝给清算了。
一些张居正的迷弟,对于万历帝卸磨杀驴的行为,十分的愤慨。
甚至是给万历帝取了一个外号,叫做万蠢帝。
张居正强行为大明续了一口气。
结果,张居正一死,这口气就彻底断了。
张长卿虽然也看不惯万历帝过河拆桥的行为,但是对于张居正的改革,其实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条鞭法虽好,却也无法彻底改变大明的弊政,阻止土地兼并。
考成法也很好。
可在这样一个时代,还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顾青觉得影视剧里面,那位和珅和大人的话,说的就有七分道理。
【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什么民!】
【千千万万的灾民,谁去给他们发的赈灾粮款?】
【还不是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
【喂饱了他们,他们才肯给我去卖命。】
想要马儿跑,却又不给马儿吃草。
那马还有劲儿跑起来吗?
只不过,他现在还是一个童生,想要干一点儿事。
还得有权柄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