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内阁【新年快乐】(2/2)
对他而言,内阁制度继承了“四辅官”的优点,即防止权力集中,又避免了延续性不足的弊端,同时,让太子统领内阁,也规避了内阁大臣权力集中的麻烦。
至于权力集中到太子身上……作为一个护犊狂魔,朱元璋巴不得如此呢!
“那你跟咱说说,这内阁的具体细则!”一经作出决断,朱元璋立马催问起来。
朱辰便将永乐朝的内阁制度具体介绍清楚,诸般细则未必尽能施用,朱元璋根据这些细节稍作调整,很快自己整理出一套完备制度来。
以内阁制替代四辅官,自己也不用这么劳累了,朱元璋的心头终于松了口气,安心的挂了电话。
……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朱家父子很是忙碌。
如何稳定宝钞币值,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朱标要做得面面俱到;而内阁制度已在筹备,朱元璋也忙着挑选合适人才。
劳禄之下,人的心情更易焦躁。
尤其当下九月暑气未消,武英殿闷热难当,朱天子的暴躁脾气更是一点就燃。
“砰!这该死的老酸腐,怎的废话这么多?这么多年了,这老东西还没改掉他那聒噪的臭毛病?”
手拿一封奏折,朱元璋此刻的骂嚷声直透屋顶,震得大殿瑟瑟发抖。
也不怪他此刻暴跳如雷,实在他手中这封奏折太过离谱,非但诘屈聱牙、晦涩难懂,更是字数超标,一眼密密麻麻十几页纸,可称得上是“又臭又长”。
任哪个好脾气看到这封啰嗦奏折,都会烦躁不堪,更何况此刻忙碌焦躁的朱元璋了。
能被他朱元璋点名辱骂的,自然也不是寻常人。
事实上这位上折的老臣茹太素,是洪武一朝有名的“老酸腐”了。
此人平素啰嗦古板,但凡上奏必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几乎每句话都要套用先贤名句,常常啰嗦了几百上千个字,竟还没有提半点正事。
故而在洪武八年,这茹太素就因上了封长达万字的啰嗦奏折,被朱元璋暴打了一顿,而后,朱元璋更是明文下令中书,制定了官员上奏的格式,以杜绝大臣呈述奏文繁琐冗长。
洪武十年,茹太素请求告老还乡侍奉父母,朱元璋欣然恩准。
可胡惟庸案后,因为杀的官员太多,朝中官吏不够用,朱元璋又想起茹太素来,他虽然迂腐,但是人品很好,不徇私、有操守,而且能力很强。
于是乎,上个月,朱元璋将此人召回,重新启用。
却没想,这茹太素刚回来,就立刻恢复了本性,又上了一封又臭又长的奏折来。
朱元璋焉能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