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信王平乱 若是心怀善念,手上沾血亦无……(1/2)
第46章 信王平乱 若是心怀善念,手上沾血亦无……
萧煦昨夜同徐拂月约定的时间是今日日落之前, 一道出发,前往奉天。
此时他正负手立于门前,眺望远方一轮红日西斜, 眼底倒映着近处枝桠初绽的花与远处巍峨的雪峰, 镀他一双眼眸格外深邃清冽。
他已在此处候了半个时辰。
身侧一箭之地外,紧闭的大门却无半分动静。
“殿下其实心里清楚,那徐拂月或许已不会来了。”
云端宁提裙擡脚缓步与他并肩, 虽是同他说话,却并不看他, 一双凤眸也昂然地落在那日落西山之上。
昨夜她很清楚, 他们二人前脚刚走,门外那偷听之人后脚便进了徐拂月的卧房。只是彼时萧煦走得实在太急, 似乎生怕叫那人发现一般, 是以她并未瞧清那人身形样貌。
她知晓萧煦是不愿打草惊蛇, 以退为进, 端看这背后之人究竟想做什么。
只是, 他如何能作保,那徐拂月不会叫这偷听之人策反坏事?届时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彼时她心中第一想法, 便是活捉那人。即便无法自他口中翘出幕后真凶一二线索,也起码能稳住徐拂月,并不节外生枝。
只因她根本无法信任徐拂月。
风乍起,将他束起的墨发吹荡开来, 云端宁看清萧煦眼底多了许多她从未见过的情绪。
良久, 待那落日彻底没于峰峦之间时,萧煦才哑声开口。
“本王识得那人。”
云端宁错愕地看向他。
她自然知晓萧煦口中之人是昨夜那偷听之人,是分明近在眼前却有意避开之人。
“他是何人?”
萧煦眼神闪烁,轻阖了阖眸, 转过身进了房中。
他并未回云端宁的话,只道:“徐拂月不会来了。”
*
他们的确并未等到徐拂月,却等来了奉天急传的陛下圣谕。
叶靖安一事已有眉目,命齐王速归。
消息来得实在太突然,萧煦与云端宁几乎毫无反应时间,便只得即刻动身赶回奉天。
哪知紧赶慢赶,好容易赶回来时,陛下那边却陡然杳无回应,他们便只得于王府中静待召见。
苏悭消息灵通,说那所谓眉目乃是有了人证。那人自渚安而来,直言是叶靖安之徒,为其击鼓喊冤,已进宫两日。
他所说为何,为谁所说,除了陛下与他自己,无人知晓。
眼下摆在明面上的,他们都心知肚明的,是徐拂月既食言自行独往奉天,便是选择同他们背道而驰。
彼时那人的策反,到底是成了。
那人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又是杀人放火又是传谣构陷,为的正是此刻,将一切祸端都引在萧煦身上。
不过背后之人最初只是为了以叶靖安罪名牵连萧煦,如今是因陛下对叶靖安情感非同小可,这才将目光放在了徐拂月身上。
想必徐拂月所言,必是将构陷叶靖安、掘其衣冠冢的真凶诬于萧煦。
犹记陛下那日初闻叶靖安之事震怒情状,便知他根本不在乎是非黑白,对叶靖安有着毫无底线的信任。若谁同此事有牵扯,即便是无辜冤枉,许是也难以脱身。
眼前是愈燃愈烈的熊熊火坑,萧煦同她已然走至坑前,火苗舔舐裙裾袍角,他们几乎只有待圣意一声令下,便纵身跃下的结局。
云端宁脑中思绪混沌交错,她握紧袍袖下的双拳,眼底清寒一片,幽幽地沉声开口。
“陛下此时急召,只怕凶多吉少。”
她始终也想不明白,那人究竟许给了徐拂月怎样的好处,让他得以这般忘恩负义。不惜以已故恩师蒙冤为代价,亦要做伪证。
萧煦不答话,面容隐在烛火摇晃间,无甚情绪。
苏悭却眼神坚毅,默默看向他,用几乎只有自己方能听到的声音喃喃:“子温不会有事的。”
云端宁只见他唇瓣翕动,却听不清明他口中言语,萧煦却眸光一闪,直刺在苏悭面上。
“先生说什么?”
苏悭一颤,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是将心中所想诉于口端。
他顿了顿,方惶然回道:“子温……我说,此事与你无干,决计不会有事的。”
得了回复的萧煦却依旧眸光不错落,兀自沉默地看着他,良久无言。
云端宁熟悉这样的萧煦,彼时他道识得那夜策反徐拂月之人时,眼中亦这般晦暗不明的色彩。
此时他三人各怀心思,府内这书房中气氛凝重,府外却是正有客至。
萧煦一行人回奉天之时,恰逢信王萧然荡平扶疆暴乱,大胜归来。
萧然自平乱一事后瞬时名声大噪,成了奉天百姓口中除暴安良,大有所为的好王爷。扶疆平乱的壮举在大街小巷口口相传,人人都对这位曾经仁善心慈,与世无争的信王殿下刮目相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