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晋分三家(2/2)
春秋时期第一个吃这个亏的,就是现在要说的这个晋国。
晋文公死了以后,晋国的这些手里掌握了兵权的贵族就开始出来闹事了。
当年晋文公称霸以后,手里有三个军,一共大概也就是三万人,因为当时的诸侯国其实是没有能力去供养一支整编的军队的。所以晋文公就把军政大权分给了六卿,也就是说实际上晋国的军队势力主要是掌握在这六卿的手上的。
等着晋文公死了以后,到了晋平公的时候,掌握了晋国军权的韩、赵、魏、智、范、中行这六家人就开始相互内乱了。
后来赵氏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到了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到了这个时候的晋国公,其实就和东周天子一样基本也就是名存实亡了。
到了公元前376年的时候,韩、赵、魏又废了晋静公,随后又把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给瓜分了,因此后来的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最终到了公元前403年的时候,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都封为一方的诸侯。
其实当时的周威烈王的情况,比那个已经名存实亡的晋国也好不到那里去。本来当时的东周就是已经是一个花瓶了,再说不管你封还是不封,这三家代替晋国成为三个新的诸侯的事,现在也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所以最终周威烈王还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承认了这三个诸侯国。
而此时韩、赵、魏这三国分晋自立的事情也成为了是中国历史的一件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是春秋时期与战国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