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新的局面(2/2)
朱由崧用一种沉稳语气说道:“张卿,觉得我们成功收复了汉中之后,清廷那边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张国维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道:“依臣之见,多尔衮肯定会大为震怒,他很可能会采取两手策略,一方面紧急调集大批兵马南下,企图重新夺回汉中。”
“另一方面则会派遣使者前来南京兴师问罪,顺便借机探查我朝的真实情况和实力。”
“问罪?”听到张国维的分析,朱由崧嘴角微微上扬,一声轻笑,“呵呵,清廷的使者还没到南京,朕就会先派人去质问他们。”
朱由崧心里非常清楚,在发动一场战争时,占据道义的制高点是至关重要的,绝不能让敌人有机会抢先发难,从而在舆论上占据优势。
现在的局势是,只要多尔衮真的胆敢集结兵力渡过黄河南下,那么明军完全可以凭借坚固的城墙进行防守。
而且,黄河南岸有阎应元和朱大典精心布置的防线作为依托,清军想要攻破这道防线恐怕并非易事。
如今因为一场大雨缓解了旱情,又有汉中捷报,现在是时候抓住这个机会,在南方全面推广新政了。
朱由崧当初收降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残余农民军时,清军势大,南明朝廷内耗严重,人心惶惶,朝中并未出现太多反对声音。
然而,随着他重用大西军出身的孙可望和李定国,朝中不少大臣对此颇有非议。
如今,孙可望和李定国都表现出色,用实际行动回击了那些质疑,这让朱由崧倍感欣慰。
孙可望迅速平定土司之乱后,朱由崧便派遣大量新学官员前往云南,直接实施新政,大力开发和整顿云南的矿藏和茶马市场。
今年云南产出的茶、马、铜等物资极为可观,已经开始反哺朝廷。
李定国和孙可望的功绩,已经证明了朱由崧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
朱由崧心中暗自思忖,李定国和孙可望虽然出身大西军,但他们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
眼下,他必须加紧筹备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朱由崧对身边的侍从吩咐道:“传令下去,嘉奖李定国、高斗枢等有功将士,速宣内阁与六部大臣进宫议事,召京中各部大臣明日早朝议事。”
“是,陛下。”
~~~~~
李定国收复汉中的消息迅速传遍南京城,他的名字第一次在朝野上下广为流传。
汉中之战的胜利,不仅是一次军事上的成功,更是对民心的极大鼓舞。
收复汉中与前两次挫败南下清军不同,这次是攻守易形,明军主动出击收复失地。
汉中作为南北交通枢纽,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汉中的得失直接关系到南北政权的分合,得汉中则南北一体,失汉中则南北对峙。
李定国收复汉中,不仅将大明的防线前推数百里,还使得明军可以在此屯驻重兵,进可攻,退可守。
今后清军若想再次南下,便不得不考虑其西北防线的安危。
汉中的收复,大大减轻了清廷对南明的军事威胁。
李定国的捷报传入京城,朝野震惊。
南直隶因新政而经历了一番清洗,如今传来收复失地的捷报,无疑让那些支持新政的抗清主战派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朱由崧力主新政和抗清战争,只要抗清战争在军事上取得更多胜利,他的政治主张便会得到更多主战派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