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 第44章 学霸的前半生 寻宋应星

第44章 学霸的前半生 寻宋应星(2/2)

目录

而眼下汪守信邀紫阳书院的同窗也去参加,以他跟汪守信之间的关系,汪守信自然更不可能邀请他。

这对他来说,自然也正好。所以他这时瞧着许文哲手中的请柬,一点儿也不羡慕,而是笑道:“那就恭喜许兄了,明日便能见到这位盛名的美人学士,一睹佳人风采。”

许文哲闻言一笑,将手中的请柬递给他,道:“以汪守信的为人,料来定不会给江兄送请柬的,这张请柬我也送予江兄。待三日后我便说不慎弄丢了,料他们也不会不让我进。”

“这如何是好,不行,不行,还请许兄收回去。”江河正庆幸着自己不用去呢,哪想到许文哲把他当朋友后,竟然这般热情讲义气,未免有点儿义气过头了。

许文哲道:“当真无碍的,我三日后自能进去。”

江河道:“我大病初愈,又不幸得了离魂症,不记事了,哪能去参加什么诗会,这几日当静养为是。许兄的好意与大义我心领了,但这诗会我当真不宜参加,郎中也嘱咐了我要静养。”

许文哲听他这般说,又仔细瞧了瞧他后,笑道:“既然如此,那便罢了。却不知江兄这病情,会否影响明年的乡试?”

江河道:“影响那也没办法,大不了就不考了,我觉着在家继承家业也甚好。”

这话说出来,江河感觉颇有种前世跟人说,考不了公就回家继承几千万家产的装逼感。

可惜面前的这位许同学同样是个身家千万的富二代,再加上时下的读书人是以科考做官为上,回去继承家产当真不是什么骄傲的事,他就感觉自己这个逼在许文哲面前装不起来,十分遗憾。

许文哲道:“我等读圣贤书,若有机会,还是当以出仕报效朝廷为上。如今我朝边患不断,朝中又有阉宦弄权,只靠商贾之业,是救不了国的。”

江河没想到许文哲也很有忧患意识,且心怀天下。不过由他从小就喜兵事,给书院的同窗送礼都统一送《纪效新书》,便也能看出几分。而且刚才提起茅元仪时,许文哲也很希望能像茅元仪一样,一起投笔从戎。

其实不止许文哲,眼下的读书人中,还是有很多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的,只可惜大部分报国无门,蹉跎余生。单是个八股文章,就不知害了多少英才不能一展其志。

比如眼下的明末时期,便有一个在后世被认证为是明朝科学家的人物,甚至与徐光启并称,便是著作了《天工开物》的宋应星。

只可惜宋应星在这个时代却远没有徐光启有名,只因他不曾科举得中,没能做大官。徐光启的《甘薯疏》虽然也一直不受重视,但他本人却最高做到了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已经是入阁的阁老。

而宋应星虽然早在万历四十三年便已经在乡试中中举,而且是与其兄宋应升一起中的举,在他们当地的那批学子中只有他们兄弟两人中举,被称为是“奉新二宋”。

但后来入京参加会试,却是六试不中。三年一次,这加起来就是小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全蹉跎在这上面了。

直到快年过半百了,才以举人的身份补了个袁州府分宜县学的教谕,后来虽然也有升迁,但最高却只做到了毫州知州。一身所学,根本没多少地方发挥与施展。

“宋应星,宋应星,对了,我都差点儿忘了这位大佬了,应该早点把这家伙找到,请来帮我一起研究科学。”

因为许文哲的感叹,江河忽然想起来了宋应星,不由立即心中暗道。按眼下的时间算,宋应星应该是还在他六试不中的科考路上。

从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举子,考到了两鬓斑白。

在想到宋应星后,江河向许文哲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从商虽然不能救国,但多少也能为富一方,救济些百姓。”

他也有志于天下,有救世之念,但他的救世可与许文哲所以为的救世大为不同。

他是奔着养兵造反去的,所以这种志向自然不能跟许文哲透露半点儿,除非两人真的已经成为生死之交的好友,许文哲能够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他时,他才能倾言相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