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叶铭不死,我们全部都得被他搞死!(1/2)
那些个老叟顿时激动不已,直接跪在地上,感谢陛下和叶铭的大恩大德。
朱由检从来没有见过有这么多人,如此诚心诚意的感谢自已,也是有些得意。
【叮!恭喜宿主!叶铭推广土豆,让大明百姓有了喘息之机,即便是贫瘠的土地,一样能种出粮食来,阶级矛盾因此缓和,流民变少,原本致使大明灭亡的关键原因,流民作乱,群雄并起,将大大推迟。】
【延长大明国祚十年,奖励模拟值480点!】
朱由检目光一凝,致使大明灭亡的关键原因,是流民作乱?群雄并起?
不过好像也很合理,如今天下,百姓想过日子,实在是太难了,可以说是穷者无立锥之地了。
百姓所求不多,吃饱,活下去即可,可即便是这么简单的请求,他都无法做到。
百姓造反,理所当然。
活不下去,自然就要想办法自救,想要自救,自然就会冒犯根源。
不过土豆的传播,将大大缓解这一点!
但够吗?
还不够!
他还可以让这些百姓,过得更好一些!好好的过自已的日子,不用颠沛流离!
他心中激荡,继续说道:“辽东既然已经放弃,传朕旨意,废除辽饷,两京一十三省,不可再有任何官员借助辽饷的名义,压榨百姓!”
此时的大明,加派的只有辽饷而已,著名的三饷种的剿饷和练饷,都得到崇祯十年之后。
那个时候,大明才是神仙难救,朱由检也是破罐子破摔,哪怕知晓这样做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叮!恭喜宿主!在叶铭的建议下,你成功废除辽饷,百姓每年压力大减!大大缓解了流民四起的局面!】
【延长国祚五年!奖励模拟值240点!】
朱由检忍不住挥拳。
又是五年!
没有土豆多,很正常,毕竟辽饷的确对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但活不下去,辽饷却并非根本原因,在此之前,辽饷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6厘而已。
一百斤粮食,上交六斤,并不算多。
即便胥吏、税使不断盘剥,六斤翻了几倍,变成十八斤,二十四斤,也只是不到三成而已。
有这三成固然好,也能决定家庭能否多养一个老人,一个小孩,但不如土豆这般立竿见影。
原本一家一年收成几百斤粮食,如今可能就变成两三千斤甚至更多,孰强孰弱,显而易见。
要不是土豆局限性也很多,甚至都不止八年!
不过他知道,叶铭还有一种更厉害的粮食,偷偷的藏匿在万岁山!
万岁山三百亩土地,只有一百五十亩种了土豆,为何?
因为剩下的一半,也种植了一种神粮。
红薯!
之所以没在此次展现,只有一个原因。
还没成熟。
土豆三个月能成熟,但番薯却不行!红薯需要更长的时间。
但这只是番薯的一个劣势而已,相比于土豆,番薯有其独到之处,首先是产量。
土豆的产量已经足够恐怖了,但红薯更恐怖!
土豆亩产两千斤,而叶先生说,红薯起码亩产三千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