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大理王求见(1/2)
翌日·大朝会
太极殿上,文武百官肃立。
李世民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冕旒,端坐于龙椅之上,威严赫赫。
“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李世民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道:“此次东征倭国,大获全胜,银岛都护府已纳入大宋版图,岁入白银百万两,此乃将士用命之功!”
李纲上前一步,高声道:“陛下英明神武,开疆拓土,实乃千古圣君!”
群臣齐声附和:“陛下圣明!”
就在群臣山呼万岁之际,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
传令官疾步入殿,单膝跪地:“启禀陛下,大理国王段正严携世子段正兴已至宣德门外,请求觐见!”
李世民闻言一怔,随即龙颜大悦:“快宣!”
殿内众臣顿时议论纷纷。
李纲与种师道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
大理国虽是小邦,却自立国以来从未臣服中原,此番国王亲至,必有要事。
不多时,一袭白衣的段正严牵着幼子大步走入殿中。
这位以仁德着称的"文安皇帝"虽已年近五旬,却仍精神矍铄,眉宇间依稀可见当年与赵佶把酒言欢时的豪迈。
“外臣段正严,参见大宋皇帝陛下!”
段正严深深一揖,声音洪亮。
李世民连忙起身相迎:“段叔父何必多礼!快赐座!”
这一声"叔父"叫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段正严也是眼眶微热,两年前樊楼夜宴,醉酒的赵佶非要与他结为异姓兄弟,没想到这位年轻皇帝竟一直记在心上。
待侍从搬来锦凳,段正严却未就坐,反而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绢帛,双手高举过头:“陛下,外臣此来,是奉上大理国山川地理图册及户籍黄册,愿将大理三十六部、七府四郡,尽数纳入大宋版图!”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李世民瞳孔骤缩,三步并作两步走下御阶,亲自扶住段正严:“叔父这是何意?”
段正严抬头,眼中竟有泪光闪动:“去岁陛下灭金国、平西夏时,外臣便有此念。今见陛下连倭国都能化作银岛都护府...”
“我大理段氏愿效法西辽,举国内附!”
殿内落针可闻。
李世民看着这位曾与自己父亲月下对饮的长者。
忽然想起两年前在樊楼,段正严醉醺醺地拍着他肩膀说:“贤侄有太祖遗风,他日必成千古一帝!”
“段叔父...”
李世民声音微哑,“此事非同小可...”
“老臣绝非醉语!”
段正严从怀中取出一方玉玺,“此乃大理传国玺,请陛下收下!”
说着,又拉过身旁少年,“这是犬子正兴,愿入汴京为质!”
少年恭敬叩首,却无半分惧色。
“陛下——”
李纲突然出列,“段王爷赤诚可见,臣请...”
“慢着。”
李世民突然抬手,目光灼灼地盯着段正严,“叔父可要想清楚,朕若接了大理,段氏王爵...”
“老臣只要一栋汴河边的宅子!”
段正严哈哈大笑,“每日能与太上皇垂钓下棋,此生足矣!”
殿内紧绷的气氛顿时一松。
李世民突然想起什么,转头对李福全道:“快去请太上皇!就说他的段兄弟来了!”
又亲自扶起段正严:“此事容后再议。叔父远道而来,朕当设宴洗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