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给了我几块银元(2/2)
陈先生面带微笑,回忆起儿时的情景,缓缓说道:“我小时候啊,家里住的房子有个长长的廊子,廊沿上挂着鸟笼,里面养着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廊子里还摆放着一把躺椅,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尤其是在夏天,下雨的时候,我就会躺在躺椅上,静静地看着雨水从房顶的屋檐上流下来,形成一道美丽的雨帘。
“那时候的日子,不紧不慢,悠然自得,真是让人怀念啊。贾经理呢,你的童年也是在北平度过的吗?”
贾勇点点头,回答道:“我是在北京长大的,我住的不是四合院。我小时候和我的外祖父住在一起,我们住的是仿苏式楼房。所以,我没有您那样的体会。”
陈先生若有所思地说:“我知道,现在的北京和以前相比,几十年过去了,变化肯定很大。对了,我听说北平的城墙后来被拆掉了,是真的吗?”
贾勇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大部分城墙都被拆除了,只保留了几个城门楼。”
陈先生感慨道:“真是太遗憾了啊!北京城的建筑是很经典的。我上小学那会儿,我哥哥正在北平的汇文中学读书。你知道汇文中学吗?”
贾勇附和着说:“汇文中学我知道。它有一段时间叫二十六中,到了八十年代才又恢复了汇文中学这个校名。那时候,北京许多有历史底蕴的中学都想恢复原来的校名呢。”
陈先生接着说道:“我哥哥在汇文中学念书的时候,那所学校还是一所教会学校呢,而且是用英文授课的。
“那个时候的汇文中学,不仅有中学部,还有一个预科班。学生们读完预科班之后,就可以直接申请去国外的大学深造。我哥哥后来就是去美国读书的。他在汇文中学的时候,打下了很好的英文基础。”
贾勇好奇地问道:“您也在汇文中学读过书吗?”
陈先生嘴角泛起一丝苦笑,缓缓说道:“其实,我本来是在汇文中学读书的,但后来因为我父亲在北平的差事遇到了一些挫折。
“我父亲在上海得到了一份新的差事,我们全家迁往了上海。在那里,我进入了圣约翰学校的中学部继续学业。”
贾勇若有所思地说:“圣约翰学校,听这名字,应该也是一所教会学校吧?”
陈先生点了点头,解释道:“没错,圣约翰学校确实是一所教会学校,它既有中学部,也有大学部。”
听到这里,贾勇问:“那您是从中学部直接升入大学部的吗?”
陈先生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没有啊,上中学的时候,中日战争就突然爆发了。那时候的上海,到处都是战火和硝烟。”
他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那段艰难的时光。“那个时候的上海和南京都非常不安全,我父亲在当时还有一些小小的名望。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就怕被日伪特务给盯上,然后被扣押起来,以此要挟我父亲。所以,当时根本顾不上那么多了,只能拼命往重庆逃。”
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仿佛那段经历仍然让他心有余悸。“一路上,那真是惨不忍睹啊!你们这个年代的人,简直无法想象当时的情景。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到处都是废墟和难民。我自己身上钱不多,若不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给了我几块银元,恐怕我早就饿死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