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如芒在背不自在(1/2)
胡兆宇想起那个偷钻石卖给小丁的黑人青年。在他被围殴时,他用高亢的声音叫嚷着,为小丁报警。
当胡兆宇失去理智,想要靠近小丁的尸体时,那个年轻人用他冷静的目光制止了他。胡兆宇在那一瞬间仿佛被定住了一般,无法再向前迈出一步。
那个年轻人的一只眼睛已经被打得肿胀不堪,根本无法睁开,他的另一只眼睛看着胡兆宇,似乎在与他做最后的告别。
胡兆宇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他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尽管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厄运,那个年轻人却没有丝毫的慌乱,他用眼神告诉胡兆宇,他争取过了,即使失败了,也不后悔。
他会是一个坏人吗?胡兆宇躺在离神很近的地方,心中不停地问着自己这个问题。
小丁曾经告诉过胡兆宇,那个年轻人是用一种极其特别的方式把钻石带出来的。那究竟是怎样一种携带方式呢?
在胡兆宇的想象中,那个年轻人或许是将钻石藏在了身体的某个私密部位,然后冒着风险将它们带出了矿区。
这个黑人青年在自己祖先生活的土地上,捡了几块被叫做钻石的小石块,就被当成了贼,这公平吗?
这是一个只有神能够回答的问题。
神能改变人的良知 但改变不了法律。胡兆宇只能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下,为非洲分公司的发展找到一条出路。
小丁从消费级钻石入手,用经营消费级钻石获得的收入站稳了脚跟。这种先易后难的策略是正确的。
但是他选择的经营投资级钻石的突破口,风险太大,代价是惨痛的。
胡兆宇想起小丁给他讲的殖民文化的事。矿工把钻石从矿区带出来。是很难瞒过日夜监视他们的工头的。不管矿工怎样去讨好、收买工头,工头总要定期地出卖矿工,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小丁对这里面的逻辑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他才告诫胡兆宇,投资级钻石是不能碰的。
小丁留给胡兆宇的教训太深刻了。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血的教训。胡兆宇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和规则体系之下,胡兆宇要采购投资级钻石,绝不能再走小丁的老路,从矿工手里买钻石。
胡兆宇也不想靠采购碎钻来开展业务。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国内消费者对钻石保值功能的认知会很快提高上来。靠卖碎钻,赚认知差异的钱的做法,很快就会走不通了。估计小丁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铤而走险的。
胡兆宇虽然佩服小丁讲外语时,错话错说的勇气,但他也认识到,小丁的语言能力和知识储备,局限了他的社交圈。
小丁只能在黑市的圈子里寻找货源。尽管他在选择交易对手的时候已经做到非常慎重了,可他和他的交易对手没有逃脱被工头出卖的厄运。他们是被已经确立的社会规则吞噬的牺牲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